本报讯 今年全市农业发展将以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继续实施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工作。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开展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家庭农场发展到28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400家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3800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试点,完成职业农民认证2000人以上。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试点。继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试点,积极探索开展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家庭农场直管直贷等试点。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抓好埇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一区、二园、二带”建设(付湖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西二铺都市农业观光园、沈圩休闲农业园、206国道沿线及双庆河沿岸蔬菜产业带)。以示范区为载体,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各项试验示范。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全面完成萧县、灵璧县试点工作任务,启动砀山县、泗县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及土地信托试点等新模式。鼓励开展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抓好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继续建设360万亩的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和20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160万亩的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和15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力争全市粮食产量达到400万吨。抓好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优化延伸农产品产业链。继续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在全市形成一批年加工产值超20亿元、超10亿元、超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
2015年,力争创建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0个。全年实现肉蛋总产81.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37%,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8%。抓好“蔬菜标准化基地”创建,加强蔬菜产业主体功能区建设。到2015年底,全市创建市级以上认定的蔬菜标准园60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20个,市级30个;瓜菜播种总面积基本稳定在185万亩,总产450万吨,其中,保护地生产占全年播种面积的60%以上。(本报记者 张化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20日上午,砀山县在砀山中学大礼堂举行县直单位效能建设民主测评会。县四大班子和纪委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机关离退休干...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