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一季度,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不足、煤炭行业消费和产量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从总耗能看,综合能源消费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76.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1%,下降幅度较1-2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扩大26.6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扩大11.5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行业。
从轻重工业能耗看,呈现“重降轻升”的发展态势。1-3月,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1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5.7%,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2.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8%,下降幅度比全市高出3.7个百分点。由于重工业用能占全部工业用能的比重较大(81.6%),重工业综合能耗的大幅下降直接拉动宿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整体下降。
从高耗能行业看,火力发电行业用能下降明显。1-3月份,全市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5.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19.1%。其中全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能下降明显,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7.9万吨标准煤,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49.6%,比上年同期下降25.4%,比1-2月份扩大3.6个百分点,降幅超过全市9.3个百分点。
从县区综合能耗看,能源消费“有升有降”。分县区来看,1-3月份,市直综合能源消费量38.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27.8%,下降幅度最大,直接拉低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4.5个百分点。其他各县区综合能源消费量除萧县比去年同期下降0.6%以外,其他县区均实现增长,分别为:宿马园区(8.2%)、砀山县(5.8%)、泗县(2.3%)、埇桥区(1.5%)、开发区(1.0%)、灵璧县(0.8%)。
从企业层面看,六成重点能耗企业出现下降。1-3月份,宿州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达万吨标准煤的企业共有12家,其中,华电、国电、海螺水泥等8家大型企业能耗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54.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19.1%,下降幅度高于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3.0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持续下降原因
工业用电量降幅逐月扩大是导致能源消费总量下降的主要因素。1-3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下降4.7%,位居全省第十四位,下降幅度比1-2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比1月份下降5.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6.0%)回落10.7个百分点。电力是工业企业生产的血液,电力消费的持续下降的同时,导致能源消费总量也较快下降。
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下降是导致能源消费总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煤炭、电力热力、水泥等行业产品产量下降,部分高耗能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宿州市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品种(如原煤、焦炭、电力等)的消费量明显下降。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费原煤249.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1.0%;消费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14.0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8.0;消费焦炭0.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0.1%。
经济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加大。1-3月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2%和6.3%,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3和5.7个百分点,总体经济和工业经济增速回落,低位运行的发展态势也是宿州市能源消费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解决以上问题,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快全市投资软环境建设,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纳具有实力的企业到宿州市开发投资;二是建立帮扶企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正常生产;三是调研分析大企业生产下滑的原因,因企施策,有的放矢,精准调控,帮扶企业走出困境,尽快遏制生产下滑趋势。(杨旭)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来年,砀山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结合实际,整合社会资源,多途径合力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学子圆“大学梦”,受到了社会好评。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该县累计救...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