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张曙光、史翔、张孝成等市领导在埇桥区工业园区调研。本报记者 董虎 摄
本报讯 6月26日至27日,全市6月份工作任务调度会召开。会议聚焦“3111”工程,动员全市上下正视差距、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砥砺前行,推动县域及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市委书记张曙光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长史翔作全面工作部署。市委副书记张孝成出席。副市长邵郁安排部署“3111”工程具体工作。会前,与会人员先后实地观摩了灵璧县、泗县、萧县、砀山县和埇桥区“3111”工程推进情况。
张曙光指出,通过两天的观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新亮点、新希望,也看到了干部的新变化、新气象。这充分证明,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工业突破,只要全市上下思路正确,方法对头,措施有力,就一定能够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后发先至、跨越赶超。当前,全市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和奋力冲刺“十二五”的任务异常繁重,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等不靠不推诿,以担当诠释责任,以担当成就落实。
张曙光强调,要在知责尽责、坚定坚决上动真格。各级干部要始终把岗位当成事业,人在岗上、岗在心中,善于抓住重点、带动全局,使各项工作有特点、有亮点、有成效。要始终把任务当成使命,围绕目标找到定位,对照任务找坐标,真正把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行动、变成工作措施、变成实际效果。要始终把压力当成考验,敢于顶住压力、承担风险,勇于向困难挑战,敢于拿矛盾开刀,真正在担当中经受考验、推进发展。
张曙光要求,要在求快求效,深化细化上下功夫。各地各部门要在抢抓机遇上先人一步,及时研判新政策、新机遇,主动找准对策,立即行动,抓紧实施,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要在落实推进上快人一拍,看准的事要抓住时机、立即行动,定下来的事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事要跟踪问效、一抓到底,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要在执行效率上高人一等,坚持合法与高效相统一,善于灵活变通、简化程序、高效办事,用最快的速度办成更多的事情,取得更大的成效。
张曙光要求,要在传导压力、动真碰硬上见真效。各地各部门要全力打造效能建设升级版,坚持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有功有绩必奖,失职渎职必究,在全市上下营造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要进一步明确失责“买单制”,对任何责任缺失问题都要建立“责任倒查”机制,真正让人人都参与到宿州改革发展中来,勇于担当、身先士卒,奋力推动宿州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就全市工业发展,史翔强调,锁定目标,坚定信心。不断凸显首位产业支撑能力,强力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在工业首位产业突破年活动中,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章法和抓手,强力推进首位产业快突破、大发展。严格按照活动要求,在今年实现实质性突破。狠抓项目,扩大投入。以务实的举措推进项目建设,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围绕关键环节抓落实,不断优化项目服务水平。切实搞好土地组卷报批工作,用好用活政策,保障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史翔强调,全力招商,夯实基础。毫不动摇地坚持招商周制度,保持韧劲不放松、攻势不间断。在坚持“工业项目、招大引强、税源企业、环境保护”原则的同时,把更多精力集中到首位产业招商上来,找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缺失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加快推动首位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严格兑现奖惩。同时,优化环境,培育企业。认真调研摸排,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规范化改制,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报一批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产业承载力。解决好企业反映强烈的资金、用工等问题。牢固树立“政策有底线、服务无止境”的意识,细化落实“三个清单”制度,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史翔强调,密集调度,严格考核。切实抓好周、月、季度、半年的工作调度,加强工作指导,推进措施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首位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调度倒逼进度;充分发挥考核奖惩的导向作用,以考核强化落实。全市上下要不断坚定信心,围绕首位产业,不断壮大、延伸产业链条,把能力好、责任强的力量充实到发展队伍中来,凝心聚力强攻工业发展。
市领导赵琳、许广斌、周勇、何志中、吴奇志、龙道金、操隆山、张旭、石文庆、侯家春、李朝晖、吕剑、杨俊龙、李令臣、苏兴佳、王胜华、武敏、马杰以及市政府秘书长马红钟、市政协秘书长周舒出席会议。会上,埇桥区、灵璧县先后作工作汇报;播放《效能观察》视频;市经信委就“3111”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点评。(本报记者 刘文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2日,砀山县酥梨深加工项目举行签约仪式,砀山县政府负责人和山东省莱阳市梨润堂食品公司董事长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梨润堂...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