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来自砀山中学、砀山二中、砀城一小等砀山县城10多所中小学的400多名小记者齐聚砀山五中,参加了由砀山县梨都小记者团组织的一次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采访活动。全体小记者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观看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而且更是通过不同形式、多种内容的采访,感受到了本土特色文化的魅力,提升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这次采访活动中,梨都小记者团分别邀请了砀山县最具特色的三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烙画艺人国舰、蝌蚪文艺人刘远方、蓝印花布艺人胡玉民。这三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带来了在宣纸上烙画、书写蝌蚪文及兰花刻印的技艺表演:国舰老师在一张宣纸上凝神聚力,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绘成了一幅《翠竹图》,一棵棵翠竹栩栩如生,犹如在风中摇曳;刘远方老师在宣纸上挥毫泼墨,用娴熟精湛的书法技艺撰写了《中国梦》三个字,犹如一群小蝌蚪在墨香中自由游动,寓意深远;胡玉民老师则专门选择了一幅《龙凤呈祥》的兰花刻印作品生动形象地向全体小记者讲述了作品的刻印和印染工序。三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精彩绝伦的技艺展演,作品独具匠心,在会场上不时获得小记者们给予的阵阵热烈掌声。
梨都小记者团组织的这次别开生面的采访活动,让全体小记者们看到了本土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了砀山民间艺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着追求。小记者们纷纷表示,长大以后,一定将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宣传和发扬光大,唤醒大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让保护文化遗产深入每一个人心中,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刘青青)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砀山县根据《2015年砀山县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按照机构抚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社会散养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的保障标准,对606名各类孤儿发放...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