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租赁了30亩地,种山药收入还算可以。今年加了倍,租赁了60亩,不拼上一把,就大赢不了。”近日,被太阳晒黑了脸蛋的孟宪铎说话时笑呵呵的,心里很有底气。
在砀山县周寨镇郭集村,有30多户像孟宪铎这样的农民,靠在外租赁其他村农民的土地兴业种山药发家致富。流转出土地的农民,由于土地较少,一边就近打工,一边管理自己的一点土地,租地与被租地的农民实现了双赢。
周寨镇位于三省交界黄河故道流域,土壤沙化,沿域村庄往年都十分贫困。几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开发、扶贫,农业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山药、水果、粮食成了农民的主要产业。近些年,山药市场行情一直很好,给种植山药的农民带来了实惠。郭集村的农民抓住市场机遇,到本村以外的几个村去租赁土地种植山药,一般的户租赁土地二三十亩,大户的可达五六十亩、六七十亩。从春天整地、下种、插架、打药,一直到秋天收获,都是聘请流转土地的农民过来打工,每人每天工资60元,是留守农民的两栖性收入,双方农民十分认可。由于只有这里方圆十多里的土地可以循环种植山药,山药便成为了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农民们手中有了钱,为山药后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山药大户孟庆选告诉笔者:“原来这里的山药种植很零散,现在我们把山药集中到孙集、胡庄、刘坝、孙老家等村进行集中种植,配套管理设施到位,种植规模、品质、技术、销路都不成问题,真是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了。”
刘暗楼村支部书记汪文强说:“质量和创新是我们村种山药农民的法宝,现在,我们的山药有一半在网上销售,由于山药的质量好,收购山药的回头率很高,我们价格也较便宜,主要是想让天南地北的人都能尝尝咱砀山的新鲜山药。” 孙宜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从4月份开始,砀山县组织系统党员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认亲交友”活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n...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