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一场宏大的“战役”,而“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唯有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方能赢得“调转促”的战略主动,谋求最终的胜利。
省委王学军书记在全省加快调转促动员大会上强调,皖北地区要突出县域经济、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四化同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加快“调转促”指明了主攻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切实选准战术,以局部突破赢得全局主动。
打好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的突破战。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高、潜力大、带动性强,代表产业升级方向。但客观说,宿州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而周边地市在生物制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领域却发展得如火如荼,大有包围挤压之势。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攥紧拳头、集中资源进行突破,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着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里尤其要注重把握两个导向:一方面,要聚焦现有基础,着力提高新兴产业比重和水平,带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平台迈进。另一方面,要聚焦交叉边缘,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政策扶持,为经济发展积蓄新的势能。
打好传统产业有中生新的提升战。宿州市的传统产业发展层次偏低,多为低端加工型、配套性、附属型产业,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就能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要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商业模式,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煤电能源、轻纺鞋服、食品加工、化工建材、板材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生。要通过“互联网+”和定制生产等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要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以市场化方式持续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低效产能,为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打好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攻坚战。县域经济一直是宿州市经济发展的短板,要实现全市经济较快发展,必须聚力攻坚县域经济,把这块“短板”补齐,做长做厚。力争到2020年,县域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县均财政收入超25亿元。要继续深入实施“3111”工程,加强分类指导,鼓励支持埇桥区推动纺织服装、板材家居等产业集群崛起;砀山县加快发展果蔬食品等产业;萧县大力发展新型建材等产业,积极承接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转移;灵璧县巩固增强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大力推进医药和新能源等产业;泗县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环保设备等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支撑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经济强县。
要打好园区建设升级扩容的阵地战。经济开发园区是承载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必须把这个阵地筑牢,力争到2020年,市直各园区至少建成一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要创新发展理念、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园区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要突出集群集聚,聚焦主导产业,支持各园区加快扩区升级步伐,尽快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配套园区。要注重节约集约,大力推进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创新闲置土地盘活方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产业转型的示范区、产城一体的新城区、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加快“调转促”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勇当“调转促”的“先行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有一份力尽一份责,齐心协力打赢加快“调转促”这场硬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中秋、国庆期间,砀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三十条”等作风建设相关规定,进一步严明纪律,采取“5+4+3”督查模式,狠刹节日“四风”,坚...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