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坝镇党委负责人与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沟通农民工输入问题。
“走,到咱村工会看书去!”9月的一天,吴集村村民范娜邀着伙伴姚香云一块去村工会。走进官庄坝镇吴集村,村工会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内,几位农民工正在看书读报;在文体活动室内,几位农民工正在下棋打牌……这仅是吴集村村工会精彩活动的一幕。
官庄坝镇位于砀山县西北部,辖区共有8个行政村,5.3万人,劳动人口3.2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全镇已有超过2.6万人长期打工,成为企业生产的新生力量,还有近6200人零星打工(主要在春夏秋三季)。2015年以来,8个行政村陆续成立工会,村工会的主要职能不仅为外出打工农民工维好权,还为在家留守的农民工子女、困难家庭服好务,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努力把村工会建设成农民工真正的“家”。
为农民工维权才有位
2年前,范庄村村民仝大根到常州企业打零工,一个月千八百元的收入让她感觉城里人挣钱“真容易”。直到2015年,她才知道被拖欠工资的滋味不好受。不经意间,她发现了村工会给每家发放的《农民工维权手册》,不太识字的她找到了村工会,“没想到村工会还真帮咱把这事儿解决了。”仝大根笑着说。
仝大根所在的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欠百名农民工4个月工资。在紧要关头,吴集村工会与镇工会联合会迅速介入,与企业多次磋商,迅速制订了转让盘活企业的方案。企业转让后,兑现了工人工资,仝大根和其他工人回到生产岗位。从此,大家认识了工会,知道工会是为工人说话的“自己人”。
给农民工就业找饭碗
“昊宇草莓示范园”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侍弄草莓的姚香云穿梭其中。2014年,她还是陈屯村一名普通农民。2015年,她成了示范园里的一名工作人员,每月拿着固定工资,做着喜欢的工作。这缘于工会与多家部门联手,加大力度促就业。
2013年,昊宇农业有限公司在吴集村租用土地2000亩,开发建设“观光自采示范园”旅游观光项目。官庄坝镇纪检、工会迅速介入,对企业实行“保姆式”跟踪服务。观光园项目属于农业旅游项目,用工量特别大,为保证园区建设和后续管理的需要,工会联合街道纪检、劳服等部门共同为企业协调用工150人,为农民找到“铁”饭碗,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年来,为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镇工会通过在上级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春风行动”建立了与县内多家企业的联系,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成功解决了近1000人就业问题。
帮农民工解难换真心
中秋节前,官庄坝镇岳庄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工会主席丁志领赶往村东头的陈林家,把凝结全村党员心意的10000元钱交到陈林的妻子手中。陈林眼含热泪说,“谢谢党支部,谢谢工会!”
29岁的陈林是家里的顶梁柱。2013年7月,陈林却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妻子东挪西借凑足了24万元手术费,自此,陈林家的生活可谓一落千丈。2015年中秋将至,岳庄坝村党支部和工会为陈林筹捐了10000元钱,让陈林一家过上了一个温暖的中秋。
“李浩啊!帮我查查大棚种草莓的注意事项”、“浩子,孩子下午上啥课啊?”大家口中的李浩和浩子是一个人,他就是该村的大学生村官李浩。2013年分配到岳庄坝村委大学生村官,今年他成为工会志愿者。远程教育、查阅资料、管理“农家书屋”等都成了他的分内事儿。李浩说:“上大学时,我就是学校的志愿者,回到村里,我积极申请当工会志愿者,希望帮助更多的农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砀山县高度重视“十二五”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收官之年的民生工程,多措并举,确保10月底前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自2011...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