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在政策、培训和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成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该县制定多项政策,印发《砀山县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实施方案》、《砀山县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制定《砀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砀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考核认证方案》、《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类培训方案》等;结合包村联户工作,建立农技人员联系帮扶合作社制度,每名农技人员在帮扶村抓好一个高标准合作社。
加大培训力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类分级培训。组织80名合作社理事长到青岛农大封闭学习;组织600名合作社骨干成员,分赴河南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园、山东青岛合作社教学基地等地参观学习;聘请南京农大、郑州果树研究所、青岛农大、山东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开展合作社业务培训。
通过争取财政预算、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争取省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县资金600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合作社发展资金每年100万元,土地流转扶持资金每年100万元,统筹安排用于扶持合作社发展。积极协调,共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扶持合作社发展,如两年的扶贫开发项目用于合作社100万元,现代农业项目用于合作社200万元,标准果园用于合作社200万元,标准化养殖小区用于合作社200万元,合作社培训场地建设60万元等。
通过多方面扶持,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规范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目前,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已达239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达10家,省级示范社达15家,市级示范社达60家,各类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社120家,530家合作社通过规范化建设认证,1000多家合作社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2014年,该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县。 (李艳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在砀山工作好几年了,一直没有房子,感觉很辛苦。现在国家实行好政策,我家报名申请公租房,今天摇上了新房子,心里非常高兴,感谢国家政策对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帮助!”...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