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文化、卫生、科技的常下乡到常在乡……砀山“三下乡”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渠道不断拓展,形式日益创新。如今,“三下乡”已经成为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明需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暖心工程”和“品牌工程”。
文化知识“送到屋”。全县各村建有农家书屋和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红利的枢纽中心,每到周末和寒暑假,都会吸引村里不少孩子来读书、借书。今年砀山县还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万余场次,公益性讲座千余场次,为基层送书不少于20万册,送戏不少于6000场次,送电影不少于2万场次。
科技服务“送到田”。组织科技专家走向田间地头开办讲座培训,依托村镇集市开展科技咨询,印发科普知识宣传材料,尽力将科技知识送到农村千家万户。今年这个县将依托培训基地,开展受农民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年计划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500期以上,培训人员2万人次以上。
卫生医疗“送到家”。每月根据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组织县级医疗机构派出相应专科的医疗队到乡镇卫生院进行义诊。重点到医疗服务能力较薄弱的乡镇卫生院。并保证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有知名专家坐诊,切实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县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陈培建 苏文晶)
新闻推荐
3月30日,民警在宣传毒驾的危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期间,砀山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走上街头,通过摆放禁毒展板和发放各类禁毒宣传资料,提升了广大群众远离毒...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