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实际,从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入手,差异区分、因类定策,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持续激发农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夯实党员队伍整体基础,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在职党员重“考核”。主要针对村两委班子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党员,通过完善述职评议、承诺践诺、年度考核等工作机制,结合星级评定等特色党建工程,增强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调动其参加村级组织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县委组织部每年都选派精通基层党建的组工干部组成若干党建督查组采取直接到村的工作方式,逐村进行现场督查指导,确保在职党员发挥应尽义务和作用。
无职党员给“位子”。根据无职党员的家庭现状、个人特长以及村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际,因人设岗或因事设岗,设立村规民约小组、红白理事会、农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培训推广员等岗位,采取无职党员自愿领岗和村党支部派岗等形式进行主动对接,努力做到人岗相适。
困难党员助“发展”。深化连心工程实施内容,加强对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力度,通过与连心共建单位、包村镇干等沟通协调,采取“多帮一”的工作形式,积极申请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帮助困难党员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走主动脱贫、党建脱贫之路。
流动党员有“归属”。在每年春节或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期间,实施“五个一暖心活动”,以镇为单位,开展一次流动党员大排查活动,填写一张《流动党员登记表》,建立一套流动党员信息库,发放一本《流动党员活动证》,开展一次流动党员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积极与流动党员务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定期保持沟通,通过借助QQ群、微信公众平台网络技术,及时主动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工作生活状况,确保流动党员在外有“家”。(陆华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不断推进鲜花换纸钱、生态殡葬、天堂信箱等祭祀方式,积极倡导“绿色清明、文明祭祀”新风尚,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促进社会风气良好转变。...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