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作为“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的砀山县,不断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唱响水果产业“国标戏”,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发展水果生产,把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果业安全精品战略有机结合,着力打造水果种植的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
规划引领产业发展。该县制定《砀山县水果发展规划》、《砀山县水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砀山县水果产业八大支撑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引领水果产业发展。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及时制定《数字果园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打造果业“数字化”种植格局。
集成打造示范亮点。以国家级标准果园和重点家庭农场为主抓手,重点打造了12个水果标准果园。推广物理防控、生态栽培管理、树体改造技术等,增强质量意识,精品优果率大幅提高。目前,该县优质砀山酥梨面积达30万亩,新品种梨面积20万亩,设施水果面积达到5万亩。
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制定出台《土地流转奖励办法》、《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若干意见》等,鼓励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目前,该县已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专业合作社达到236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1家,省级示范社19家,家庭农场300余家,建成产业化联合体31个。入社农户15.8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68.7%。
提升特色品牌信誉。利用农展会、农博会、电子商务等作用,突出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施品牌营销战略。鼓励合作组织和企业争创国省级名牌农产品。目前,全县水果注册商标达100余个,多个果业品牌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中国知名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3家合作社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
压实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县、镇、村三级农业质量安全监管网,县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镇建监管站,村配备监督员。通过合作社、大户等示范,引导使用果园合理肥水、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促进果农自觉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县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年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至3次。
强化产学研相融合。该县建立与省农科院、郑州果科所、安徽农大等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合作培训、问题咨询等,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组织农业专家与家庭农场间建立定点帮扶制度,实现“一家一顾问”发展格局,通过“院场共建”打造黄淮地区水果科技孵育基地。(陈培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消防执法监督的职能作用,今年以来,砀山县消防部门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突破口,不...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