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5月27日~28日,5月31日~6月1日,宿州市先后出现两次普遍降水。两次叠加的降水规模都较大,导致宿州市小麦成熟期趋于集中,6月1日后一周时间,宿州市无明显降水过程。具体预报如下:6月1日阴转多云,2日多云,3日多云转阴,4日阴天到多云,5日多云有时阴天。气象和农业专家建议,各地需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加快抢收进度。
气象统计数据显示,31日的降水规模较大,全市有27个雨量站点观测数据超过20毫米。砀山县、萧县以小雨为主,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则是中到大雨,雨量在10~35毫米。降雨时全市出现了4~5级的偏东风。27~28日的降水规模则更大,有37个雨量站点超过50毫米,全市累计雨量18~80毫米。
“两次降水叠加导致土壤过湿,全市小麦成熟期趋于集中,这大大增加了今年宿州市夏收农机调配压力。”市气象为农服务中心专家孙有丰认为,两次降水共同造成成熟待收的小麦困难收割,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小麦出现赤霉病和出芽等现象,影响小麦品质。市气象台台长陈邦怀则表示,5月31日~6月1日降水不仅进一步增加了土壤湿度,大风还造成了部分田块小麦倒伏。
“从1日白天开始,宿州市未来一周无明显降水过程,天气总体利于小麦收割。到6月8日后,宿州市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陈邦怀建议,各地要抓住当前有利天气条件,集中力量组织抢收。孙有丰表示,收割后的小麦必须及时摊晒、摊晾,防止霉变和出芽,保证小麦品质和丰产丰收。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砀山县为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农村社区治理法治化、...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