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围绕“生态新砀山、绿色农产品”发展目标,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重大发展契机,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加快打造以黄河故道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主的生态长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坚持数字引领,增强发展动力。该县通过数字技术,打造“数字果园”创新工程,创建现代果园管理新体系。目前,全县已新建物联网应用示范点16个,全县100家市级以上新型经营组织全部实现可控可查。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和京东、苏宁易购、淘宝等“砀山馆”建设,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目前,产业园已入驻苏宁、京东等企业50多家,各类网店、微店达8000多家。依托“数字果园”微信公众号,让消费者能够实时查看果树生长环境,促进百年梨树认领、农事体验等新兴旅游业态发展。
坚持产业融合,加速农经转型。积极培育示范主体,全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1个,其中果蔬类17家,联合体成员有120余家合作社、340多家家庭农场,带动近6万户农民发展相关产业,户均增收1.79万元。培育国家级合作社10家、省级合作社18家、市级合作社125家,县级以上合作社达到319家;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7家,龙头企业18家。新增省级标准化果园2个,全县各级标准化示范园达到20余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黄河故道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转型工作正待验收。
坚持生态循环,推进绿色共享。该县以生态养殖为抓手,着力培育强英鸭业、兴达养殖和沃福肥业等示范主体,示范推广“果——菌(加)——肥(饲)——果”,“果渣——饲料(肥)——牧(果)”、“牧——沼——果”等生态循环农技模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省级农科院校合作,推广绿色技术示范应用,建成省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小气候气象观测站2个,发展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建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7万亩,年产绿色食品以上等级果品9.8万吨。(陈培建 徐真)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砀山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万堂党课进基层”活动,丰富党课教育模式,创新开设“四型”党课,提升学习教育效果。...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