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家院里养了10来只羊,一年能赚万把块,脱掉贫困帽子,过上小康生活指日可待。”说起依托院落“方寸地”,足不出户搞起了家庭养殖,砀山县葛集镇高寨村村民赵前进眉开眼笑。
像赵前进这样,依托家庭院落,搞起种养、销售、加工、维修、餐饮等项目的,在砀山县葛集镇方兴未艾。目前,全镇50%以上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庭院经济项目,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
据葛集镇扶贫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鸡、兔、羊和蔬菜、银杏树等为主的种养型;以兴办木器、竹器、铝材等为主的加工型;以日用百货经销、电子商务代销代购等为主的商贸流通型;以电动车、农用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维修和电气焊等为主的维修型;以小饭店、小旅馆和以房屋出租为主的餐饮服务型等多种脱贫新业态,一户一品、几户一业的分散型庭院经济体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
今年以来,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葛集镇遵循“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打好庭院经济牌,充分利用庭院及周边土地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种、养、加、商品生产、流通等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为给庭院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优越的环境,提高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技能,葛集镇成立了由畜牧水产、财政、电力、工商、农商行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政策指导、科技服务、信贷支持、市场销售、电子商务等一体化服务。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农业科技培训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明白卡等方式,让参训农民及贫困户能掌握1~2门庭院种植、养殖、加工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庭院经济快速发展。小小农家院落,正日渐成为各具特色的脱贫致富“聚宝盆”。(戴红梅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1月8日上午,在杨庙镇农林办的牵头下,十井社居委与来自砀山县良梨镇的果园生产合作社讨论并签订了果园投资协议。据悉,此次协议签订的果园面积在1500亩以上,主要种植黄桃,葡萄等水果,总投资额1000万元,首...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