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葛集镇以创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推进“互联网+”工程,高位撬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让葛集镇的水果装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飞进千万家。
找准本镇电商“切入点”。该镇确定了以“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网上交易为切入点”的电子商务工作思路,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就全镇果业、农业、文化等特色产品现状摸底调查,筛选出12种特色产品,涵盖农、林、果、渔、食品加工5大类,其中:林果产品5个,水产产品2个,养殖产品2个,加工类产品2个。
拓宽农副产品“销售点”。依托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强与淘宝、京东商城、中国网库等合作,借助其网销平台优势,结成产销联盟,着力推广销售葛集特色农副产品,有效提升了该镇特色农副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砀山农梦”“大美葛集”在本土宣传推送广、快的独特优势,向广大收阅和关注人群发送农产品信息。目前,成功推送了高寨清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林果产销类信息,有效阅读量达2916次,果品销售突破26万元。
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点”。立足农村差异化需求,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2个,采取“线上展示、线下营销,线下体验、线上支付”模式,着力推动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重点向群众展销经济实惠的日用百货和农资产品,使当地农户不用进城即可买到质优价廉的城市快消品。
成为脱贫攻坚“扶智点”。该镇积极组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入户走访时,大力宣传“电商扶贫计划”,动员有从业意愿的贫困户、合作社负责人、返乡青年和未就业大学生参加电商创业培训,掌握网络营销的策略和技巧,积累创业经验。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微商(网店),树立了高寨村清水合作社“高寨绿果”、微商贫困户赵前进等典型,不断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电商(网店),力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电商发展格局。目前,全镇已发展微商、电商45家,实现销售约110万元。(戴红梅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2013年12月14日,朱巷镇桃缘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朱巷镇镇长李军舰, 副镇长唐义国,陈庄村两委成员等出席仪式。开工现场,数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桃缘现代...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