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多次报道合肥的电梯故障。昨天中午,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亲身经历了一回电梯故障,还因此受了伤。与以往的采访不同的是,作为亲历者,记者更能体会这一过程的惊悚。
记者采访途中,突遇电梯事故
昨天中午11点40分,记者因采访来到合肥长江路和宿州路交口处的太阳城商厦地下车库,将车存在了负2楼。随后,记者乘坐商厦电梯前往1楼。电梯运行后,就出了故障。
当时,电梯已经上行至1楼,电梯门也已经打开,但电梯却没有停止上行。就在电梯快到达2楼的时候,突然“轰”的一声,只感觉脚下猛地一震。同时烟尘四起,电梯轿厢顶部的顶棚、瓷砖和电灯纷纷脱落。与此同时,电梯又急速下降,直接下坠至最底层负2楼,电梯门也自行关上。受到惊吓的同时,不少乘客也被掉落的顶棚砸伤。本报摄影记者刚好被顶棚拐角砸中头顶,受伤最重。
此时,电梯虽然已经停止运行,但是大家依然惊魂未定,两个儿童甚至当场哭了起来。一位个子最高的小伙则伸手扶住下坠的顶棚和电灯。记者留心看了下时间,手表显示为11点51分。
由于电梯坠落时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这也惊动了负2楼的保安。他们赶紧前来询问,并立刻赶去通知太阳城商厦物业工作人员。几分钟后,一位物业工作人员赶来,他声称已经通知电梯维保单位,维保人员将赶来维修处理。
没过多久,电梯又突然断电,电梯里一片漆黑。然而维保人员却迟迟不到。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被困乘客感觉有些闷。无奈之下,电梯外的保安、物业工作人员和电梯内的乘客合力将电梯门掰开,这才脱身。
此时,记者的手表显示,已经到了12点15分。
按下报警按钮,没有任何反应
记者注意到,包括两个儿童,事发时电梯里共13人,而在电梯标牌上,标注的正是核载13个人。“我们都进来的时候,电梯并没有响起超重警报啊。”在电梯里,市民姚先生不解地说。
而在被困电梯中时,市民卢先生按下了电梯里的报警按钮,没有任何反应。
“这次是从大约2楼的高度坠落到负2楼的,如果楼层更高,后果不堪设想。”杨女士说。记者目睹,该栋大厦共有7层,电梯运行区间为负2楼至7楼。
被救后,除了本报摄影记者,其他乘客并无大碍。随后,大家来到7楼的物业办公室,找相关负责人“讨个说法”。目前,乘客与责任方仍在协调中。
本报摄影记者,伤情暂无大碍
在事故中,砸伤本报摄影记者的是电梯顶棚上的一块铝合金板。虽然受伤最为严重,但是他依然坚持用相机记录下整个事发过程。当大家被救后,他的头顶已经鼓起一个大包,且头痛不止。
在电梯维保人员和物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本报摄影记者来到省立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表示,伤情暂无大碍,但并不排除因剧烈撞击造成淤血的可能,“明天上午再来复查一下。晚上如果头疼加剧,应立刻赶到医院医治。”医生建议说。
高吉洋 本报记者 郭龙 刘玉才 摄影报道
电梯门被强行掰开后,大家陆续出来
新闻推荐
8级狂风“作祟”,宿州全城闹水荒供水高压供电专线短路致使30眼水源井无法运行;昨日中午已基本恢复供水
供水高压供电专线短路致使30眼水源井无法运行;昨日中午已基本恢复供水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