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今年58,耳不聋来眼不花,种植大棚60亩,吃不愁来穿不愁……”大年初五一大早,埇桥区汴河街道农民老杨和儿子杨建走进了蔬菜大棚里,杨建耕着地,父亲撒着肥,心里盘点着去年的收入,高兴的杨大爷唱起泗州戏“拉魂腔”小调。
去年杨建全家流转了村里的60亩土地,种植了50个大棚,其中种了32棚草莓,18棚蔬菜,收入了50多万元,全家人别提多高兴了。“俺今年再流转几十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100个,把大棚蔬菜做大做强,争取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杨建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汴河街道大王村,像杨建这样的菜农还有600多户,各种蔬菜大棚3000多个,面积3000多亩。
春节以来,大王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繁忙景象,家家户户都在把一车车买来的猪粪、鸡粪、鸭粪等农家肥运到地头,准备春耕施肥。“我们村是宿州市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也是全国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家家都种菜,人均一亩多。”村委会主任丁士强激动地说。
丁许村蔬菜专业合作社主任杨新华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种田有奔头,俺村的菜农人均收入两三万元,收入比五年前提高了四五倍。今年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更为高涨。”“我们村成了蔬菜批发市场,西红柿、辣椒、茄子、芹菜、豆角、香甜瓜、莴苣、夏阳白菜等20多种优质无公害蔬菜不出地头就卖完了,可省事了。”种菜能手丁东风满面笑容地介绍说。
“家有几亩园,日子赛蜜甜,穿的时髦装,住的小洋房,这几年谁要是稳定了种菜面积,谁就能发家致富。”种菜状元吴学成话音没落就引起一片哈哈大笑。 张成伍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月14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要求和...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