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由于王文成的父母都患有高血压,冯晓青怕王文成长期熬夜也得这种病,还为他准备了量压器,但量压器盒尚未开封,降血脂和预防失眠的药也几乎没动。
王文成走了,但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回忆起王文成,他的同事都说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热心,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
王文成原先在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三中队任副中队长,2013年4月才调任到高速一大队二中队任中队长。虽然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时间不长,却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二中队成为支队“执勤执法示范标准岗”。
2014年3月16日深夜,王文成带领民警在辖区路段巡逻,发现一辆满载货物的半挂车因水管断裂无法行驶,他二话没说,从车里拿出随车带的工具,跑到故障车辆跟前,几番努力将破损的水管修补好。货车司机万分感激,连声道谢:“交警同志,多亏了你了,要不然我今天就困在这里了!来,这些水果你带点回家吧。”说着,就要上车拿水果送给王文成,却被王文成婉言谢绝了。
像这样的好事,多年来王文成不知做过多少件。
2007年2月17日凌晨1时许,牌号为冀A30220的大客车沿合徐高速公路自南向北行驶至270公里处,因雨天路滑发生了自翻事故,致该车15名乘客均不同程度受伤,其中2人重伤。高速大队接到报警后,王文成带领五名民警立即赶赴现场。他们在现场见到冀A30220号牌大客车侧翻到路基下,车上有一人被卡在座位里动弹不得,路基下有人在呼救。看到这种情况,王文成和同事们一面迅速拨打120急救中心和消防中队电话,开展紧急救援;一面摆放反光锥筒,迅速勘查事故现场,指挥过往车辆安全绕行。由于大客车自翻在立交桥下面,此处路基是一个沟深湿滑的斜坡,加之交通事故发生在凌晨,车上部分乘客受到惊吓,毫无攀爬斜坡的行动能力。见此情景,王文成和同事们迅速跳入沟中,用结实的绳索系到乘客身上,然后一点点地将他们拖拽上来。乘客中有一名中年男子,体重200多斤,单用绳子怎么也拉不上来,他们又找来担架,让胖子乘客躺在担架上,然后用绳子捆绑在担架上,路基下的民警用手托着担架,路上的民警用绳子拉着担架,合力将胖子乘客拉了上来,终于把受伤的被困乘客全部救出。由于抢救及时,2名重伤乘客脱离了生命危险。
2011年11月6日下午15时许,宿州高速大队三中队的民警和往常一样,正在皖宿省际道口执勤。这时,一辆闪着警报灯的救护车突然停在了广场上,车上下来两女一男三人,十分焦急地快速奔向三中队办公室,其中一人高喊:“交警同志,120救护车突然坏了,走不了了,求求你们快救救我的女儿。”当时还在三中队当副中队长的王文成慌忙迎了出来,迅速将患儿抱上警车,并让中队备勤民警随车护送,同时与儿童医院取得联系,力争最短时间、选择最佳路线将孩子送往医院及时救治。16时许,警车将患儿安全送达了徐州儿童医院急诊部,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医生进行了交接,孩子的奶奶和妈妈向他们连声道谢。
百姓冷暖挂心头
“在什么岗位不重要,在什么地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需要我。”对于王文成来说,老百姓的疾苦冷暖、点滴需要永远是他心头最放不下的事情。
在宿州市宿蒙路口开刘老二烧鸡加盟店的吴伟至今还记得当年结识王文成的事情。2000年,年仅18岁的吴伟从埇桥区大店镇到市里讨生活,由于文化水平低、又无一技之长,只有靠蹬三轮车维持生活。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一次蹬三轮车过程中,刮蹭了一位老人,虽没有造成伤害,但老人及其子女不依不饶,非让吴伟陪5000元钱不可,否则就跟他没完。吴伟刚进城,蹬三轮车又挣不了几个钱,哪有钱赔人家,正吵闹不休间走来一位穿警服的人,说他叫王文成,是一名交警,叫他们有纠纷合理解决。最终在王文成耐心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自此,吴伟就认识了王文成,当了解吴伟生活窘迫的状况时,王文成便建议吴伟开个烧鸡加盟店,吴伟没钱,王文成就借给他2万元,并积极为他租门面、办理营业执照、赊货,终于让吴伟有了立足之地。现在的吴伟早已结婚生子,并且店面越做越大,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吴伟逢人就说:“没有王队,就没有我今天幸福的生活。”
在宿蒙路口,卖水果的黄广伦、潘淑征夫妇永远忘不了王文成对他们的捐助。2010年12月,王文成下班经过宿蒙路口,当时天正下着雪,黄广伦夫妇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叫卖着水果,他们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王文成赶忙跑到家中,将自己的衣服拿来送给他们,并对他们说:“天这么冷,你们要注意身体,别冻坏了,这是我穿过的衣服,请你们收下。”黄广伦夫妇感激涕零,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衣服都是崭新的。由于黄广伦夫妇都没有工作,家里所有的收入就靠一个水果摊来维持,收入微薄,难以糊口,王文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此,黄广伦夫妇成为他的重点捐助对象,不仅送他们衣服,还把春节妻子单位发的米、面、油送给他们。2012年,黄广伦患上了脑血管疾病,造成半身不遂,不能正常走路,王文成便经常用自己的医保卡为他买药。王文成牺牲后,黄广伦夫妇不知哭了多少回,他们说:“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警察!”
像这种事情还有很多。“王文成这么帮助别人,其实他家里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父母留给他的旧房子。”宿州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大队长郭志芳说,“王文成的父亲是一名老警察,假如他想要从事别的职业,并不困难,“但他却子承父业,就是爱好当警察,在路面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无法兑现的诺言
“他是出了名的大孝子!”每一个认识王文成的人都这样说。
王文成在家排行老四,是家中的独子,他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父亲王昌敏是位老警察,生前任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西关派出所教导员,2003年12月因病去世。母亲曹淑萍已经74岁,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腰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
王文成的大姐王芳说:“由于小弟工作忙,平时很少见面,但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他从小就一直很争气。”
但让她最值得骄傲的还是弟弟的孝顺。
2003年在父亲患病治疗期间,他为父亲刮胡子、剪脚趾甲、擦洗身子、倒屎倒尿、细心照顾,从不懈怠。由于母亲单住身体又不好,无论工作多忙,他都每天下午6:30准时打电话问候母亲,十多年来从未间断。
在王文成牺牲后,母亲曹淑萍最为坚强,她说:“我养了个英雄儿子。”曹淑萍居住在裕城花园小区,距离王文成居住的平安小区仅有几站路。在王文成家还没安装空调、热水器的时候,他怕母亲热着冻着,就为曹淑萍安装上了。但曹淑萍是位生活十分节俭的人,平时空调舍不得用,就骗儿子说:“整天开着呢。”王文成出事前一天,还去探望母亲,打电话向朋友打听,哪儿能为母亲买到新鲜的蜂蜜。好久没见到儿子的曹淑萍激动地说:“你要是没那么大,我都想疼疼(亲亲)你。”
王文成的妻子冯晓青在宿州市埇桥区北关财政所工作。两人1999年5月25日经人介绍相识相恋,2000年3月21日结婚。夫妻俩虽然有个共同的家,但平日里很少能见面,夫妻俩的交流全部用电话来沟通。偶尔有个休息日,王文成白天还是去单位工作,一直忙到晚上才回来。每年春节,王文成几乎都是在执勤岗位上度过的,从没例外。每年除夕,家里都要照一张全家福,独缺王文成一人。家里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是2012年大年三十瞅着机会照的,照相后王文成就又去了单位。出事那天,冯晓青正巧打电话给王文成,“不给你说了,我要出现场去处理事故!”没想到,这竟是王文成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
“文成再也吃不上我烧的鱼了。”冯晓青啜泣着说,“但他最怕闻熟萝卜和豆芽菜的味道。”他们食堂不知道他这个怪癖,老是做这两样,他又不好意思说。有时他苦恼地打电话给冯晓青,“老婆,你猜食堂今天又做的啥?”“豆芽萝卜。”冯晓青脱口而出。见对方久久无语,冯晓青又心疼地说:“你在食堂吃不也得要时间,回家来吃吧!”他总是坚持说:“万一有突发事件,我在家就没有这么快,快一分钟就有可能关系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幸福,我还是吃方便面吧!”
王文成的女儿叫王一茗,刚年满9岁,上小学四年级。父女俩相处融洽,感情深厚。但因为年龄小还不完全懂得“牺牲”的意义。“爸爸睡着了,还会醒来的。”王一茗这样理解爸爸的离世。
王一茗1岁时,王文成为女儿拍了一次写真集,并答应每年女儿生日都拍一次,但每年女儿生日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实现自己许下的诺言。他本答应在女儿10岁生日时,无论如何都要抽时间陪女儿拍一套,可尚未等到女儿生日就猝然离去,给女儿留下了终生遗憾。
“他这辈子做的最浪漫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到初识日和结婚纪念日,都不忘送我一束花。”冯晓青轻叹一声,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将头深埋在双臂之间,不无遗憾地说,“他还答应今年‘五一\’带我们娘俩到九寨沟旅游的……”
其实,王文成亏欠得何止这些,父亲王昌敏去世已经10多年了,他始终没能抽出时间为其选择一块合适的墓地。他还欠母亲曹淑萍一罐蜂蜜、一个吻……
生命的厚度
4月15日上午,是为王文成送别的日子,当灵车从公安局平安小区大院缓缓驶出时,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赶来。街道两旁,到处是花圈和挽帐,人们自发佩戴黑纱、白花,眼含热泪,打着“我们的好交警,一路走好”、“为英雄送行”、“英雄永垂不朽”、“危难时刻显身手,义薄云天;仁爱孝贤彰美德,誉满宿州”等挽联。
公安部党委常委、副部长黄明,公安部交管局局长许甘露,公安部交管局警风警纪监督员王金伍,安徽省公安厅副厅长、交警总队长赵强,宿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赵琳,宿州市副市长吕剑等委托或亲自向英雄敬献花圈,宿州社会各界群众万余人为英雄送行。
倒下的是躯体,矗立的是丰碑!
宿州市交警支队支队长许云淮在悼词中说:“我们悼念王文成,就是要弘扬他乐于助人的崇高品格,弘扬他忠于事业的优秀品质,弘扬他爱家孝顺的道德操守。”
人生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宿州市公安局长江利亚热泪盈眶说:“王文成虽然走了,但他把平安留在了高速路上,把笑容留在了群众的脸上,把忠魂烙在了所有人的心上。是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的典范,是宿州人民的骄傲!”
新闻推荐
宿州农村商业银行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