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经济加速转型的一年。对于处在产能过剩影响加剧、出口市场疲弱、一些企业亏损严重困境中的国内化肥行业,考验尤为严峻。但5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颍州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文胜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时,所见却是另一番景象:厂区入口处,几辆大货车满载尿素等原材料,等着卸货;车间内,机械声隆隆,一派繁忙生产景象;仓库里,一袋袋肥料被码上车,即将发往利辛、宿州等地。
与车间里热闹场景相对应的是红火的销售数字:2013年销售额1.05亿元;2014年销售额1.5亿元……“这几年,在化肥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年销售额以20%-30%的速度递增,今年5月份的销售额环比有望增长50%以上,发展势头较好。”文胜生物负责人李文胜感慨地说,这都是科技创新带来的结果。
据了解,文胜生物于2005年进驻阜阳,主要从事化肥生产。但有别于传统的化肥企业,文胜生物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复合肥,而是在综合国家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后,将目光锁定在功能性肥料上。为此,公司每年至少投入500万元进行产品研发,现已先后申请2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另有7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成功研发了配方功能肥、水溶功能肥、生物功能肥三大系列产品,并实现了量化生产,产品远销云南、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今年,我们准备集中力量在机播专用肥的工艺改良上有所突破,以更好地适应农业机械化大潮下种肥同播的要求。”李文胜说。
通过科技创新,文胜生物的活力得以激发,促进企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而纵观全市,文胜生物只是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众多企业之一。目前,诸如文胜生物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动态保留了54家,遍布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传统产业等不同领域,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19.4%;累计完成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23.7%,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两项增幅均居全省第二。
除了老牌高新技术企业,阜阳市其他企业面对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也纷纷将目光瞄向了科技创新,积极谋求转型升级。仅今年一季度,全市就有3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单批申报数量为历史之最。
在这批申报的企业中,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占比可观。其中,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的企业7家,占21.2%;新材料技术领域的企业7家,占21.2%;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企业3家,占9.1%;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企业4家,占12.1%;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企业1家。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年来,阜阳市重点在科技投入、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建立起全方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争创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去年以来,阜阳市共兑现落实科技计划项目奖补资金476万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奖补资金186万元;为安徽晋煤中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争取省研发仪器设备后补助资金470多万元。
与此同时,阜阳市注重推进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今年2月,市经信委、科技局开展了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工作,并建立了“问题清单”,将征集到的49个技术难题和9个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向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布。目前,“问题清单”涉及的部分企业已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合作,共同破解难题。
“下一步,阜阳市将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工作中,阜阳市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轮驱动、全面培育、行业突破的原则,努力实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的目标任务。同时,着力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与监管、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和创新型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等工作,以此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新闻推荐
笔杆鳝,最是鲜味儿香 撰文-方军 设计-马乐 黄鳝最肥美的时节是立秋和五六月份,此时是黄鳝生长的繁忙季,微微湿冷的空气中顿时氤氲出一股细腻的浓香,尝一下,鳝筒被
笔杆鳝,最是鲜味儿香撰文-方军 设计-马乐黄鳝最肥美的时节是立秋和五六月份,此时是黄鳝生长的繁忙季,微微湿冷的空气中顿时氤氲出一股细腻的浓香,尝一下,鳝筒被肉香浸润,味道又鲜又肥又糯又润,对爱...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