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按照惯例,是阜阳一中高三学子临考前的一个休息日,这让前段时间紧张而热闹的高三年级教室显得有点冷清。但隐约之间,还是能搜罗出不少在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学子。
兴许是不放心班里的学生,本应在家休息的高三(15)班班主任秦慧娟还是来到了学校,走到班级教室外,看看学生,叮嘱孩子们在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同时,注意充分的休息。
“快高考了,学生们多少都有些紧张。”提及学生的临考状态,秦慧娟笑着说,“这很正常。别说学生了,连我自己也有点紧张。”
最近这段时间,秦慧娟经常会做同一个梦,梦到自己和学生一起参加高考。考场上,学生们都写得刷刷响,而她什么都不会,脑子里一片空白……“每次都能把自己给急醒。”秦慧娟知道,这是高考临近的正常反应。她担心个别学生压力太大、临阵状态不好影响复习,担心学生在考场上发挥不出正常水平……
“其实,每陪学生迎战一次高考,就好像我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高考。”秦慧娟告诉记者,她老家在宿州,从2002年开始到阜阳一中担任化学老师,2006年开始带班主任,算起来,这是她带的第三届学生了。她来到一中任教后,又经历了三次“高考”。
实情正是如此。每天早上6点多上早自习,学生还未踏进教室,秦慧娟就已早早来到教室等候。为此,无论寒暑,秦慧娟都要在早上6点前起床;中午,是秦慧娟难得的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因为这一整天,她也就在家吃一顿午饭,吃罢饭,又得匆匆赶去学校,以防学生有事找不到她;晚上下班,往往已是夜里十点多了,学生下了自习,她才默默往家走去……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学生们埋头学习之余,秦慧娟也没闲着,除了备课、上课、处理班级琐事外,还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动态,特别是高考冲刺这段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家人和工作总是难以兼顾。“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自私\’的妈妈,确实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秦慧娟告诉记者,女儿如今已上小学二年级,而由她接送上学的日子屈指可数;指导家庭作业也一直由孩子的姥姥、姥爷代劳;甚至,需要家长签字的部分,很多时候,也是女儿自己代签。“所以,有时候我会想,下次,我再也不当班主任了。我要‘自私\’点,多留点时间给家人和自己,让自己可以过一下慢节奏的生活……但好像总是不成功,每次事到临头了,又会自我倒戈。”秦慧娟深知,当班主任也有快乐,特别是当自己被需要时、被信任时、被激励时……
言谈中,记者能感受到秦慧娟浓浓的不舍之情。“高考一结束,毕业照一拍,这一届学生就算正式毕业了。现在想想,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因而,这个当口,秦慧娟总想给学生送上一些祝福:“相信自己,调整好心态,正常发挥,一定能让你们如愿以偿,梦圆2015。”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何新文/文 本报记者 郭海洋/摄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