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宿州市抢抓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皖北振兴和扶贫开发等政策机遇,不断加大对贫困乡村倾斜扶持的力度,深入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互助和社会扶贫“五大” 扶贫开发工程,全市农村贫困状况得到初步改善。据统计,2013年国家和省共下拨宿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1.17亿元,比2012年净增3000万元;全市贫困村减少了90个,稳定脱贫10万人。
整村推进夯实了脱贫致富基础。宿州市坚持把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解决区域贫困的主要路径,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初步解决了行路难、灌溉难、吃水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90个整村推进村累计开挖沟渠8公里,新增灌溉农田1.5万亩,新建和修复道路95公里,新建安全饮水工程5处,建立了5个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
产业扶贫拓宽了脱贫致富空间。宿州市围绕粮食、果蔬、畜牧、林木等主导产业,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在农业银行和进出口银行贴息贷款2亿元,扶持壮大良种繁育实体,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扶持扶贫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
在雨露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宿州市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的培训输转模式,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依托15家院校,对农村贫困家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开展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大学生资助活动,1795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受到每人2000元的资助。
同时,自2006年以来,宿州市对贫困村扶贫互助社注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作为基本互助金,吸引农民入社资金160万元,其他资金8万元,组建了110个扶贫互助社,社员可以通过联保、担保等方式向互助社提出借款申请。截至目前,全市互助资金总量达到1170万元,入社农户达到4500户,已为扶贫对象1000人次借取互助资金500万元。
宿州市还整合各方资源,初步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目前,中直、省直、市直机关帮办实事,捐赠资金90万元,物资折价160万元,支持项目110个,项目资金5000万元,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本报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近半年来,宿州制鞋产业城加快各类安居工程项目的建设,建筑总面积近130万平方米的各类保障房、公租房和安置房目前已完工近40万平方米。明年上半年,鞋城员工和安置人员...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