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是目前衡量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的综合标准,是城市综合性评比的金色品牌。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文明创建高潮。这个红旗招展的浪漫开局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和斗志。
严重干扰交通秩序的三轮车消失了,乱闯红灯的行人少了,小区卫生死角清除了,大排档的噪杂听不见了,道路等公共设施整修力度加大了……城市面貌不断亮化、美化、净化,市民的幸福指数已经明显提升。
然而,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文明创建也不能例外。群众得到了实惠,更要自觉维护成果。市民是创建的主力军,只有每个市民都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提高文明素质,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才会得到提升。如果人人都只想享受成果而不积极的改善自身素质,那么文明创建的喜人景象一定不会长久。宿州市区有数十万人,试想,一人一天乱吐一口痰,乱扔一袋垃圾,乱穿一次马路……乘上数十万的量级,环境将会何等脏乱?交通将会何等混乱?相反,如果每个市民的文明素质都能提高一小步,那么结果将会大不同。
文明市民是文明城市的灵魂,文明城市创建不可忽略对市民素质的长期培养。然而,提升市民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更多的耐心和恒心,也需要政府和市民付出更大的决心和信心。
提升市民的素质如何不流于形式和口号?这需要政府和市民自身相向而行。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组织编写文明礼仪读本等通俗易懂的手册,人手一册,常年开展新时代市民讲礼仪等活动。而市民自身更要有自觉主动的创建意识、文明意识、品位意识,坚持从细节做起,比如垃圾入箱、排队让座、扶老携幼、包容谦让等等,虽是举手之劳,小事一桩,却能在点滴之间,提升文明素质。
提升市民素质如何才能高效、持久?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走到市民中间,了解群众的真正诉求,找出市民素质建设上的普遍短板,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全面建立长效机制和考评机制,并且做到可操作性强,简洁高效,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享受实惠与维护成果,是不可分离的利益整体。全体市民只有坚持担当,苦乐与共,才能长期过上有品质、有幸福感的生活。
新闻推荐
携来青春朝气催发蓬勃希望“美好宿州、携手发展”经贸考察团来宿考察
携来青春朝气 催发蓬勃希望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