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0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曙光,市委副书记、市长史翔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下大力气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新园区。副市长罗宏、市委秘书长侯家春、市政府秘书长马建军,埇桥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张曙光、史翔一行先后来到全媒体数字创意产业园、智慧互联云计算产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国(宿州)深圳家居产业园以及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工地,深入施工现场和企业厂房,认真听取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汇报,仔细询问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饶有兴致地感受“云”端智慧生活,并在随后召开了座谈会。
张曙光在座谈会上指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宿州市承接沿海等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是宿州市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对于宿州市形成未来发展的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市委、市政府将坚持不懈地大力支持高新区建设与发展。
张曙光指出,对市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精神和要求,必须一步到位。在体制创新方面,市直各相关部门不仅要简政放权,而且要职责跟进、服务跟进、督导跟进,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市高新区管委会也要切实将职权用好,推进高新区的加快发展。
张曙光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高新区要着力抓基础、抓项目、抓环境。抓基础,就是要抓好园区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项目,就是要抓好入区项目的质量关,体现出知识、信息、资本的含量。抓环境,就是要凝心聚力打造好园区的“软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史翔在座谈时指出,对于市高新区提请解决的一些事项,市政府将给予全力支持。在简政放权、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方面,将尽力下放市级管理权限。在加强领导干部和人员配备,充实园区工作力量方面,应本着专业、精练、高效的原则予以适当增加。市有关部门要与高新区加强对接,保证高新区的市政道路工程资金和重点项目土地配套供给,并加大高新区安置房源供给力度,加快建设汴北水厂与污水处理厂,打通灵磬路南段等道路。
史翔要求,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省里的要求,顺应时势,提高境界,自我超越,放眼未来,主动与市高新区搞好对接,将管理权限下放到位、服务到位。市高新区要精心组织,勇于创新,尤其在下放的权力行使上,要配备高素质人员,累积相关经验,创新体制机制。
(本报记者 王志新 王程琤)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为皖北乃至中部欠发达地区“三农”工作发展探索新路。希望《农民日报》社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宿州市“三农”工作,进一步宣传推介宿州,为加速宿州崛起提供强大...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