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从2009年至2012年,埇桥区投资742万元建成371个农家书屋,实现城乡农家书屋村级全覆盖。为确保农家书屋民生工程持久发挥惠民功效,埇桥区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农家书屋后期管理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和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维护机制,发挥农家书屋应有作用,埇桥区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埇桥区实际,于2015年1月制定了《埇桥区农家书屋后期管养维护实施方案》,为农家书屋后续运行维护提供制度支撑。与此同时,埇桥区文化部门制定《埇桥区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埇桥区农家书屋借阅制度》统一上墙悬挂,制发《农家书屋管理员手册》、《出版物登记簿》等薄册,确保制度化规范化,做到资产、借阅、归还有登记,群众需求有记录。
明确管护主体。区农家书屋领导小组制定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维护办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区文广旅局负责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采购发放工作,组织全区农家书屋工程的管理验收和检查。各乡镇和行政村负责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正常开放时间和为群众免费借阅做好服务。资产管理和日常运行管理由农家书屋所在村的党支部、村委会负责,并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
选配管理人员。从“五老”人员或村干部中选出有文化、有责任、有时间、热心公益事业人员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并兼任文化民生工程义务宣传员,由区文广旅局统一发聘书,全区共聘用农家书屋管理员371人,每年定期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实行动态管理,每人每年给予一定补助。
强化服务意识。农家书屋管理员应热情接待,主动服务,引导农民看书、借书,随时了解农民读者的需求,做好记录,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对新接收的出版物做到及时上架、分类摆放,保证出版物迅速投入使用,方便农民借阅。
及时更新书籍。根据群众需求登记表,尽早统计上报采购书籍和报刊杂志目录,全市统一采购,几年来共更新书籍等40余万册。
加强日常管理。各农家书屋统一悬挂民生工程标识标牌、公开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确保每周5天的开放时间,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6小时,开放时间、管理员姓名和联系电话标牌要张贴在农家书屋外醒目位置。
举办各类活动。利用农家书屋平台开展各类读书征文、知识讲座、科技培训活动3200多场次,惠及50多万人次。同时,每年在寒暑假尤其在春节期间要组织不少于2次的集中读书学习活动,满足留守儿童及回乡农民工的文化需求。
强化督查考核。为保障农家书屋真正发挥效益,区文广旅局制定农家书屋考核细则,每季度开展一次农村文化专项补助民生工程专项督查,农家书屋的开放、日常管理、读书活动等作为重要督查内容,专门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对乡镇街道目标绩效考核。各乡镇街道每月督查一次,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潘传传本报记者余明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设中短板问题,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宿州”,宿州市将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设“双提升双进位”行动。此次行动坚持问题...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