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党的十八大以来,宿州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加大投入,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创新型“四个宿州”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大。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印发了《宿州市支持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实施办法》。今年6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科技创新体系政策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环境也得到不断优化。
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应用研发经费持续增长。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2016年已经达到6.047亿元。2017年,市政府整合科技奖励扶持政策,在《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市政府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此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2016年,宿州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4.64亿元,比2012年增长2.14亿元,增幅85.6%。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宿州市对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2至2016年,共评选出宿州市科学技术奖项目55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9项。
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宿州市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实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5家,院士工作站6家,省备案孵化器3家,省备案众创空间3家。
为贯彻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使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市科技局联合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扎实推进工作开展。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度,宿州市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企业92家,共减免税额2809.79万元。(本报记者刘春艳)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对于工作落后的,严格实行谁丢分谁买单,谁落后谁被严肃问责,切实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真干与假干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的鲜明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史翔要求,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