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媒介推动下,共享经济改变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个一线城市,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宿州,拥有网络云计算和量子科技先天优势,紧跟共享经济的发展步伐,引进共享汽车的发展理念。何为共享汽车?共享汽车如何改变着市民生活出行?共享汽车对其他出行方式有无冲击?市民知晓率、使用率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宿城共享汽车上路! 扫一扫汽车开走
“我家住在南苑宾馆附近,在市政务新区上班,每天‘两点一线\’,驾驶‘共享汽车\’方便停靠,收费合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日前,记者见到宿州“共享汽车”第一批“尝鲜者”中的一员——孙权。孙权在企业上班,很早就拿到了驾照,但一直没有买车。他将汽车停至市政府网点指定停车位,按手机“宿州出行”软件提示,交付费用,一趟下来花费9元。
记者看到,在此处停靠点,整齐停放了近10辆电动汽车,车型为江淮IEV6E和北汽EC200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身两厢,属自动挡,车内干净整洁,仪表盘显示车内电量,依据电量推断,一辆车最高可续航200公里。驾驶此车,宿州周边园区可畅行无阻。
要想将这种电动汽车“开走”,对新手而言并不容易。具体如何操作?孙权说,一个新能源汽车智能运营体系的背后,需要一个强大的软件系统支持。按照孙权指导的步骤,记者首先下载“宿州出行”软件,注册用户后,上传自己和驾驶证照片,经审核平台审核通过后,缴纳799元押金即可用车。
打开手机软件,点击“立即用车”按钮,市民可选择距自己最近的停车网点取车。来到车前,点击该车车牌号信息和开锁符号,车门便可打开,此时开始分时计费。车辆正常行驶时收费0.5元/分钟;车辆停止使用但未在指定位置还车,收费0.1元/分钟;每日车辆收费上限为128元。
“目前,宿城范围内共有63辆‘共享汽车\’,停靠点集中分布在老城区、政务新区、高新区等处共30余处。据大数据分析,已有5130位市民完成用户注册,用户使用率约10%,年龄集中在20岁至40岁。”张鲲鹏介绍,车内安装双GPS定位系统,车辆运行后台安全、精准。与此同时,车身保险完备,无后顾之忧。
宿州共享汽车运行公司位于高新区,“因地制宜,公司选在高新区落座,主要考虑高新区的企业市场。如今,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共享汽车注册登记率可达70%。”张鲲鹏同时意识到,共享汽车后台运营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高新区的云计算和量子科技给共享汽车插上腾飞“翅膀”。
车辆、停车点、充电桩的数量,直接关系到共享汽车的使用率。
“新能源汽车和生产上直接对接,定量采购。等到车辆数量增加的一定程度,共享汽车可实现即开即停,当然,市民用车要停到交警规划的停车位中。”在张鲲鹏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一张宿州城区地图,地图用红色小点标出近两年即将建设的共享汽车充电站。据了解,汽车运营商计划年底投入共享汽车总量突破300辆、充电站点达50处,汽车停靠点再开通50处。
届时,宿城将建成集租赁、充电、停车、服务等多位一体的智能交通共享平台。本报记者 俞鑫
共享汽车知晓率和认可度有待提高
共享汽车“领跑”宿州共享经济,针对共享汽车,市民知晓率和认可度如何?带着这一疑问,8月30日下午,本报记者走上宿城街头,采访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采访后,记者发现,目前,共享汽车的知晓率仍有待提升。驾驶共享汽车,多数年轻人表示认可,中老年人对共享汽车的操作和安全存有疑虑。
“通过网络,我得知宿州共享汽车的消息,第一时间下载了‘宿州出行\’APP。”市民丁晓峰刚步入工作岗位,他表示,共享汽车收费较为合理,最重要的是出行方便,想用车时,手机轻松一点,即可驾驶。
市民王帅长期在北京工作,他已熟谙共享汽车的操作流程,得知宿州共享汽车上线,他略显激动。“宿州经济发展紧跟时代,市民消费逐渐趋于个性化、绿色节能。”王帅说,更多市民选择驾乘绿色电动汽车,城市环境也得到改善。
年龄偏大的市民则略有疑虑,“年长者不太会使用手机软件,驾驶共享汽车存在难题。”对于新生事物,“60后”市民马先生持观望态度。
众多出行方式中,共享汽车以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的优势,分得市民消费的“一杯羹”。这对其他交通方式尤其是出租车行业有无影响?记者随后采访了几名宿城出租车驾驶员。
多年来,王朋成一直从事出租车经营,他告诉记者,共享汽车对出租车行业影响不大。“目前来看,宿城共享汽车数量较少,消费人群必须拿到驾照,才能驾驶。相较于出租车,共享汽车的消费人群较窄。”王朋成分析。
宿城“的哥”魏国军和王朋成的意见一致,他同样认为,共享汽车不会影响出租车行业。“多一种共享的出行方式,对市民而言是一件好事。面对竞争压力,出租车行业从业者更要提升自身服务。”魏国军说。
除共享汽车外,共享单车也进入市民生活中,改变市民出行方式。在宿城街头巷尾、单位学校门前,都能见到绿色公共自行车的身影。“骑公共自行车上班,节能环保,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市民马先生在宿城某机关单位上班,他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停靠点安排合理,停靠方便。
在宿城一事业单位上班的欧女士提出共享电动车的建议,“共享汽车需要足够的停车空间,共享电动车停车方便,只要能解决充电问题,利于推广。”欧女士说。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埇桥分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采取六项措施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各项工作深...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