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上的‘两官一律\’办公室,经过法官、律师还有警察同志的一调解,就把俺的赡养费给要回来了。”泗县刘圩镇秦场村的左春玲告诉记者。
这名村民所说的“两官一律”,指的是泗县刘圩镇推行的一项制度。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维稳工作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基层公安、司法等政法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参与矛盾调解纠纷,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刘圩镇积极在全镇推行“两官一律”(法官、警官、律师)管理制度,开展进镇入村活动。
如今,“两官一律”已在全镇被熟知,成为了广大农民解决困难、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的“法宝”。
现实需要催生“两官一律”进镇入村
在采访中,该镇党委委员经侠向记者介绍,在开展“两官一律”进镇入村活动之前,随着社会矛盾增多,维稳的形势也变得严峻起来。如何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实现社会稳定,一直困扰着大家。另外,群众对自身权益、基础设施建设等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权属纠纷和生产生活矛盾都可能导致基层矛盾产生。
经侠说:“我们这些乡镇干部并不是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对法律钻研不深,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但现在,这个问题和瓶颈在我们镇已经不存在了。在镇上,依托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两官一律\’中心工作室,由镇法庭庭长担任主任、派出所所长和司法所所长参与办公;在村里,依托村社会管理服务站,村建立‘两官一律\’工作室,由派出所、法庭和司法所正式干警组成。‘两官一律\’工作室的律师们懂法并且身份中立,老百姓就会真真切切地信赖他们,这样参与化解矛盾太合适了。”
群众由信“访”转变为信“法”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刘圩镇“两官一律”中心工作室内来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经工作人员打听,老人今年已经80岁了,名叫王凤英,是刘圩镇付圩村大杨庄人。因为老人年事已高,无劳动能力,无法生活,在村委调解下由其两个儿子共同赡养。但现在两个儿子均反悔,不愿赡养老人。当了解情况后,该工作室调解员任宏伟、律师翟辉积极到王凤英老人家中对其儿子进行劝说调解。最终,王凤英老人的赡养问题由其儿子共同承担,生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采访中,记者切切实实感受到群众们对“两官一律”工作室的认可,也感受到了“两官一律”进镇入村,积极参与调解群众的矛盾纠纷,将矛盾的化解逐渐纳入到法制轨道上,使广大群众从信“访”逐渐转变为信“法”。“每当出现矛盾纠纷,我们镇的法官、律师和警官们都会奔赴现场,为群众释法说理,依靠法律定纷止争,合理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所以才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该镇宣传委员柏吉峰说。
据介绍,自成立“两官一律”工作室以来,该镇“两官一律”工作人员累计接待群众300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48起,就地办理案件9件,受理群众举报25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50多人次。本报记者 马远征
新闻推荐
10月18日,市残联《残保法》宣讲小组成员来到泗县屏山镇大李村残疾人协会,看望残疾人并询问他们康复、生活情况。为摸清“家底”更好地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市残...
泗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