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王寨镇王寨中心小学有老师为提高所谓的班级“荣誉”,不准成绩差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近日,萧县教育局对这样荒唐的事情做出了处理,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谁也不能剥夺学生考试的权利。”(4月13日《江淮晨报》)
为提高所谓的班级“荣誉”,不准成绩差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这种做法,不仅是剥夺学生的“考试权”,更是公然侵犯了教育领域最基本的公正和公平,人为制造“差生”歧视,实在是谬误之极,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其实,为了学校或班级“荣誉”,不准“差生”考试现象已屡见不鲜,从期末考试,到中考、高考。这么说吧,只要有学校考试,就有“差生”歧视。然而,这种“差生”歧视,岂止是让“差生”失去了“考试权”, 更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恶意践踏,不仅如此,还会给他们带去心灵上的创伤,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可见,不让“差生”参加考试,是对孩子极端的不负责。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是有些学校或班级片面追求所谓的“荣誉”,而真正的驱动力在于,当下我的教育管理部门在教育管理上,对教师的考核、学校的评级等等都存在一个“利益链”,在这条偏离了教育本义的“利益链”下,一些教师在临考前出此下策,一些“差生”就这样成了劝退的对象,成了这条“利益链”的“牺牲品”,这彻底暴露了教育机制的某些弊端。
成绩不管好坏,人人都有考试权,这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益。不让“差生”考试,不但偏离了教育的本义,也有悖于平等原则。尊重“差生”的考试权,并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关键在于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彻底革除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斩断偏离了教育本义的“利益链”,重新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判标准,只有让教育真正回归素质,这种“差生”歧视才能避免。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6月29日电(记者 程士华 郝方甲)针对新华社报道的安徽萧县政府拖欠市政工程款一事,萧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立即做出回应,目前已偿还欠款500万元,余款将在7月...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