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3111”工程为抓手,实现工业兴市富县,是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主线。刚刚结束的全市三月份工作任务调度会,吹响了加快首位工业产业发展的冲锋号。各县区及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升认识,及早行动,全力聚焦首位工业产业,加班、加人、加机械、加投入,千方百计促成一批项目早开工、快开工,在当下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热潮。为此,本报特开辟专栏“聚焦3111工程”,集中报道各县区及园区创造首位产业发展的新成绩、新亮点,敬请关注。
本报讯 萧县把实施市委市政府“3111”工程和萧县工业产业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谋划、稳步推进,确保利用三年时间把县经济开发区绿色新型建材和绿色合成革两大主导产业,打造成两大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园区。
这个县紧抓“工业强县、工业富县”目标不放松,在县经济开发区现有绿色新型建材、绿色合成革、现代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县情实际,确立了重点发展绿色新型建材和绿色合成革两大超百亿元产业园。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目前绿色新型建材和绿色合成革两个主导产业已有蓄势待发的基础。园区拥有新型建材行业企业11家,其中典跃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拥有多项国际国内行业专利,在全国有38家分公司,年产值达5亿元。陶瓷产业是该县发展绿色新型建材的重头戏,在2010年就响亮提出了打造中部瓷都的发展目标,龙津、正冠、罗盛达、华凯等多家陶瓷企业已经落户园区,总投资额20多亿元,已投产生产线4条,在建陶瓷生产线8条。再用三年时间争取建成环保高档瓷砖生产线10条,仅陶瓷产值可达60亿元以上。今年,全国著名品牌天瑞水泥将新建成一条球磨生产线,届时天瑞水泥萧县公司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另外,华龙耐材、东方玻璃、弘源塑胶等建材企业不断壮大实力,大大夯实了建成百亿绿色新型建材园区的基础。
萧县经济开发区绿色合成革基地现有绿色合成革干湿法生产线62条,去年实现年产值超过30亿元。该县重点扶持、优先发展此项产业,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加快知名企业的引进流入,一方面鼓励扶持园内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计划三年内建成120条生产线,新增产值超过70亿元。同时在绿色合成革的上下游产业狠做文章,延伸其产业链条,目前,在建合成革上游产业无纺布生产线4条,产值4亿多元。正在洽谈的合成革上游主要原料树脂项目以及签订合同的合成革下游制衣、制鞋、箱包等企业已有6家,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左右。合成革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建成,形成了由主导产业向产业集聚,由产业集聚向重点产业园发展的大趋势。
为保障两个产业园的实现,全县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倾斜,在机制上建立了更加灵活的用人、融资和服务举措,在招商引资上采取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招商策略,加强和国家、省专业协会的对接,形成了浓厚的打造双百亿产业氛围和制度保障基础。 (杨文亚 魏星)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年来,萧县扎实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服务化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提高专职委员综合能力和政策水平,形成了以县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的残疾人组织网络...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