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萧县县委、县政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思想政治领域的一项民生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和支持,经常听取县关工委的汇报,及时解决出现的困难,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这份面向未来的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上下同心 其利断金
2013年9月,县委书记龙道金轻车简从深入到杜楼镇、龙城镇学校、社区、村庄,专题调研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给大家鼓了劲、提了神。省关工委主任季家宏看到相关报道后,作出批示。2013年12月,县长王共伟不顾天寒地冻,亲自参加了县直机关关工委建设情况观摩互查活动,深入了解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祖洪旭深入到华龙耐火有限公司专题调研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问题,对全县非公企业关工委建设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了全县非公企业关工委建设的步伐。
各乡镇党委、政府也把关工委的建设列入了议事日程,基本做到关工委“人员、经费、设施、活动”四落实。特别是龙城、大屯、庄里、黄口等乡镇做到了组织建设高标准,各项活动常态化,日常工作上水平。县直部委办局的关工委组建工作也不甘落后,县教育局、检察院、公安局、工会、农委等单位人员到位、办公设施配备齐全。村和社区的关工委工作取得可喜的变化。大屯镇关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陈德领在去年6月份的民情日记中,就记有村关工委成立和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日记。到去年底,全县23个乡镇全部成立了关工委,256个行政村成立了关工组织,51个县直机关单位成立了关工委,274所中小学建立了关工组织,31家百人以上的非公企业成立了关工委,基本达到了组织建设全覆盖。
主题突出 “双创”并进
“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是关工委工作之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是关工委工作之重。去年以来,萧县各级关工组织上下联动,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放飞中国梦,做四有新人”演讲、征文比赛是主题教育的亮点,经过预决赛的激烈角逐,祖楼初中、杜楼初中、梅村初中、王寨中学的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推荐到市里参加演讲比赛。萧县是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县关工委以书画育人,举办“党是阳光,我是苗”全县少儿书画大赛,收到参赛作品1500多件,最后评出60幅优秀作品参加全省第七届少儿幼儿书画大赛,宋永禄小朋友的《我家门前真热闹》获特等奖。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是主题教育一项重要内容。县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举办的“关工杯”第三届全县戏曲大赛有声有色,决赛现场观众达3000多人。同时,县关工委把法制教育作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修课,广泛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全县有100多所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法制报告团到王寨、马井、祖楼等乡镇中小学作演讲报告20多场次,受教育者达10万人次;开展法制知识学习问答,在县直中小学和乡镇中心校印发法制知识试卷15万份。由于以上几项工作组织有序,发动广泛,效果显著,县关工委都获得了省关工委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同时,县关工委把科技知识教育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配合农业、科技等部门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52期,讲座6场,培训青年农民6000多人次。
创建“五好”关工委,“三无两有”关工先进村是省关工委的品牌,县关工委在“双创建”上实功实做,扎实推进“双创建”工作的开展。首先是开展全县范围的互学互查观摩活动。其次,召开现场会,对“双创建”工作行动迟缓的乡镇加大力度。再次,改变了关工委工作乡镇热、机关冷的局面。全县已有12个乡镇关工委、102个行政村和社区被评为五好关工委和关工先进村(社区)。去年,大屯镇、龙城镇又被省关工委评为“五好关工委”,县关工委也被省关工委授予“优秀组织奖”。
“双创建”的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了全县青少年教育阵地建设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全县274所中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亲情关爱制度和“亲情电话”。省关工委主任季家宏看到大屯镇《结对子,更要结果子》的报道后,亲自写信,表示慰问和鼓励,要求推广大屯镇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做法。全县还新建了几处教育基地,有杜楼镇农耕文化展览馆、宣传孝道文化的鞭打芦花故地车牛返、圣泉中心校水文化教育基地、农村青少年宫、皇藏峪书画创作教育基地等,为青少年教育开辟了新领域。
“五老”奉献 挥洒余晖
“五老”队伍是关心下一代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013年全县已有2500多名“五老”同志。他们不求索取,无私奉献,不顾年老体弱,甚至带病奔波在基层,为下一代的成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晚年,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黄口中学退休校长周广耘数年如一日,自费跑遍全县100多所中小学巡回报告、展览图片。丁里中心小学退休校长纵封雨,心系留守儿童,既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又担任四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庄里乡关工委名誉主任刘先民、龙城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孝民、大屯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玉琳等同志,退而不休,一心扑在关工事业上。县教育局关工委主任王瑞芬,退休后谢绝多所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放弃优厚待遇,毅然选择关工事业,用心血和汗水把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县关工委副主任吴孝桐年逾八旬,笔耕不辍,下基层调研,不断发表关工委工作的新见解。夕晖映得朝阳红,“五老”同志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这份面向未来的满意答卷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浩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努力提高自己的文艺素养。由于掌握了多项才艺表演的本领,校内校外的文艺汇演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2008年,王北辰参加“迎奥运雏鹰之声全国第五届少儿广播大赛”...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