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精彩画卷: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指数快速提升,全县上下呈现凝心聚力谋发展,凯歌高奏唱奋进的可喜局面。
近年来,萧县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全县发展的首要位置,按照抓基层、强基础、重实效、求发展的工作思路, 突出抓主抓重,大胆实践创新,全县各级党组织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抓队伍、强班子、打基础,全面从严治党迈出坚实步伐,为推动萧县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强化责任
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得到新加强
抓党建,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萧县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健全了以“组织部门牵头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专职干部具体责任、相关部门共管责任”为主的“五责一体”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至少研究一次基层党建工作,每2个月召开一次基层党建会议,完善现场观摩、后位问责等工作措施;建立组织委员、机关党务工作者、非公企业指导员等专职人员目标管理制度,推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一盘棋”。建立基层组织建设“三个清单”,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交融;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评”,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全县千余名科级党员干部通过定时定点下基层、现场办公、网上交流、开展结对共建和“党建工作周”活动,一线解决党建具体问题;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项目化推进表,指导基层党组织抓具体、具体抓。每年年初,召开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会议,部署年度基层党建各项工作,明确年度目标任务,与25个基层党(工)委签订责任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每年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评议活动,举办乡镇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落实“十必抓十必考”责任制。建立“月清单、月督查、月通报”制度,建立问题清单,实行跟踪问效,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追责问责。
实处发力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萧县基层党建工作的真实写照。该县全力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和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明确“五个标志”把换届要求压实落细,坚持“四个注重”把领导班子选优配强,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加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专业市场、产业链条等重点领域建立党组织力度,实现应建尽建、关系理顺;建立“一名县级领导包保、一名乡镇党政正职负责、一个工作组驻村整顿、一个县直单位帮扶、一名县直机关科级后备干部任第一书记、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七个一”整顿机制,完善乡镇“五小”设施,推进“五天四夜”制度落实;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着力建强“三有三带”型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大“菜单式”培训和名村挂职力度,定期举办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选派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名村挂职学习;建立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出台《萧县村干部奖惩办法(试行)》,划定村干部行为“30条红线”,实行村干部“四零”管理模式;选聘3名优秀村书记为乡镇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按照“八统一”要求,县财政投资2535万元,新建、改扩建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180个,县委组织部从县管党费中拿出48万元为省项目村、贫困村配备了办公桌凳;全面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落实“干部下楼”,做实52项基本服务,使村级活动场所较好地发挥了“五位一体”综合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千名党代表访基层”活动,2372名党代表联系群众 2.5万户;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工作中,开展“环境整治、党员先行”、“我是党员、我在岗”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双建双联”工程,新建专业协会党组织120个,吸纳会员2万户,内联群众、外联市场。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创建计划和“4050”工程,以“七一”表彰工作为契机,强化宣传省市县“四优一先”力度,凝聚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正能量,全面抓好“三会一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加大党组织关系排查和党费收缴力度,严格执行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将村级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干部报酬等10项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村干部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制度,为“五星级”村“两委”正职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建立“书记项目”、“部长项目”,定期开展群众评议,考实“一岗双责”。
创新载体
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萧县按照上级部署,结合县域实际,不断创新载体,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增强了党性观念,改进了工作作风。
萧县将每月第三周确立为全县“党建工作周”,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走访困难群体、先进人物、“五老”人员,帮助解决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县直机关到结对村依托联合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解决秸秆禁烧、土地确权、信访稳定等具体问题。县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专项奖扶。聘请省内外高校教授、农村政策专家、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等组成“专家服务团”,担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顾问”,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服务。组织结对共建单位党员干部、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及村党员干部上“微党课”、搞“微宣讲”、做“微关怀”,拓展“微电影”、“微视频”视角,研究制定《实施7·10行动计划方案》,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政治引领功能,引导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党建与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将乡镇分为A、B、C三类,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奖A、促B、罚C。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县委精心设计载体,推动活动扎实有效推进。特别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健全“7+X”学习模式,搭建“红色+”系列学习平台,与秸秆禁烧工作相结合开展“六个一”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开展“践行‘两学一做\’,凝聚脱贫攻坚力量”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开展“我能为家乡做什么”大讨论活动等,实现了学有品牌、做有成效。 本报记者 张瑶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30日20时至7月1日5时,宿州市部分乡镇遭受大风强降雨灾害,瞬时风力达到10级,最大风速达27.7米/秒,并伴有强降雨。全市共有78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受灾,其...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