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泰安新闻 > 正文

考场纪律“史上最严” “作弊入刑”后首次高考来了

来源:泰安日报 2016-06-02 11:36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韩波

还有一周时间,2016年高考将拉开帷幕。作为“作弊入刑”出台后的首次高考,不少媒体都将今年的考场纪律称为“史上最严”,不少地区都出台具体举措,提升考场作弊防控系统。启动“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增加监考力量、严禁戴手表入考场……全国各地纷纷出招保障高考考场纪律。

“考试作弊入刑”首次适用高考,别怀有侥幸心理

多年来,我国一直重拳打击考试作弊行为,然而作弊之风却始终没能得到根本遏制。在此背景下,考试“作弊入刑”应运而生。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考试“作弊入刑”正式生效。2016年全国高考是“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相关法律条款为高考安全树起了红线、底线,以法治考的新时代正式开启。高考作弊,将面临什么刑罚?

根据刑法有关条款:“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此外,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规定,18种行为属于高考作弊。考生有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其中,组织团伙作弊;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等4种行为,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等9种行为将认定为考试违纪。考生有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考试成绩。考生如果有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等行为,将被终止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育部开展高考安全督查,重点抽查涉及考试安全的环节

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明确,各地要综合治理考场环境,继续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

近日,为切实做好考试安全工作,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赴部分省份开展高考安全督查。督查组重点对涉及考试安全的重要环节进行抽查。包括检查制卷、运送、保管、组考、评卷等关键环节工作的安全保密制度、考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以及其他相关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多部门“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的落实情况,要求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开展综合治理;检查标准化考点维护情况、考务工作规程执行情况等,保证2016年高考标准化考点的正常运行。

此外,教育部还印发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对今年高考试卷的印制、运送与保管、考试的实施、评卷等流程都进行了明确。该规定提出,试卷运送车辆须加装视频监控设备或使用GPS、GPRS、RFID等技术手段,确保教育考试机构实时监控到试卷运送全过程。试卷整理、保管、分发场所须安装2个以上摄像头,进行全程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录像。此外规定还强调,考试期间,每个考场内配备2名以上监考员,考场外设若干流动监考员。监考员由考点主考或考区相关负责人聘任,不得由本考区高三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担任。

此前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特别明确,要结合各地实际,采用二代身份证现场报名确认、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及时进行信息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

山东组织高考安全工作大检查,开展“净考”专项行动

高考在即,为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教育考试主管部门继续开展“净考”专项行动,严肃整治高考作弊行为。5月10日,2016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会议召开,山东省将组织一次高考安全工作大检查。

根据山东省的部署,高考安全工作大检查将从保密规定措施的落实入手,包括命题、印刷、运行、保管及考试的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与监控,严格执行安全保密规定;确保对考点考场电子监控设施、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和隐形耳机探测设备到位及正常运行,防止高科技作弊和有组织有预谋的作弊;对考点考场周边环境进行治理,防范打击非法中介雇人代考替考等措施手段的落实;审查高考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经过应急演练。

与往年相比,今年是第一次明确高考作弊入刑,广大考生要在考生诚信承诺书、考生须知等材料中增加相应法律条款内容,教育和引导考生自觉抵制违纪、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而对高考生的身份证等证据,公安部门要优先快速办理,保证考生能够及时拿到有效证件。

另外,山东省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必须对高考安全工作负总责,并主动联合公安、保密、监察、工商等部门搞好招生考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涉嫌考试的违法违规行为。

“作弊入刑”宣传教育活动已广泛开展,家长、考生坦然面对

记者走访泰安市多个高中发现,结合刑法修正案(九)涉考条款的宣传教育活动在考前广泛开展。教育部门、学校通过宣传栏、公开信等各种方式,明确告知考生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帮助他人作弊以及伪造、变造或盗用他人身份证等行为纳入刑法范畴,将受到法律严惩。

泰城某高中高三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品德教育和教育教学质量,平时对考试作弊抓的很严,有相应的防作弊措施和处罚规定。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运用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进行考试法规教育,让学生树立‘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意识。高考前,所有考生都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做到文明应试、诚信考试。”

李老师表示,对于学生和家长对于今年高考首次“作弊入刑”都比较赞同和坦然,认为考试诚信本该如此,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公平公正。

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李军表示,对于“作弊入刑”的说法早已知晓,“高考不但是对考生知识水平的考验,也是对个人素质的考验,每个经历过诚信高考的考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才。这也必将对建立诚信社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专家:“作弊入刑”维护公平正义,有助于整治考试作弊乱象

教育专家告诉记者,高考公平关乎考生切身利益,有时候一分之差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可一旦有人作弊成功,将严重破坏公平原则。去年《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将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列入刑事犯罪,这显然给教育考试注入了一股“良风”,有助于依法综合整治考试作弊乱象。

将“作弊入刑”,明确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罚,让参与替考等考试舞弊者受到严厉制裁、付出高额违法成本。用法治手段护航国家考试,可以有效提升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对于营造国家考试公平公正环境必将起到强烈的震慑作用。

考试作弊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人才培养,干扰了对人才的选拔,对于高考的作弊行为,相关部门必须露头就打,从重从快,维护考试的公信力。同时还应看到,作弊既是违法,也是失信,法治推进和诚信建设应齐头并进。应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让心存侥幸者在受到法律惩处的同时,也为失信承担代价。惟有如此,才能营造公平干净的考试环境。

网来网去

@宏格安全8邓华君:作弊,要用法律来规范,也要强化道德的约束,让作弊者抬不起头来!

@小雨是疯儿:赞同。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别人努力的侮辱。有时候别人努力复习,还没有作弊考得好。

@阳光的宇头:好,加大违法成本,使人想为而不敢为,维持公正,让为数不多的社会阶层流动渠道公平畅通。

@abner-彬:本来是由道德操守来制止的事情,现在却在法律中体现,而且是刑法,也许是法律制度的完善,但又何尝不是道德操守的缺失!!!而且作弊这种事,不仅仅是考生的问题,要是社会、考场没有给他作弊的机会,他又怎么能作弊?平时考试严要求,让考生从一接触考试就树立不能作弊的观念,也许能更好解决!

@漪漪小风荷:支持,为他人作弊,妨碍高考公正,应该严惩,最好让相关考生也停考一年作为处罚……

@白茶_Official:什么时候论文抄袭入刑,大学生水平绝对就上去了。

高考首次“作弊入刑”

真才实学是王道

作为“作弊入刑”出台后的首次高考,2016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各地纷纷想办法提升考场作弊防控系统,启动“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增加监考力量、严禁带手表入考场,不少媒体都将今年的考场纪律称为“史上最严”。

多年来,我国一直重拳打击考试作弊行为,然而作弊之风却始终没能得到根本遏制。在此背景下,考试“作弊入刑”应运而生。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其目的在于严肃考纪,彰显法律尊严,从而对作弊者起到威慑作用。

高考公平关乎考生切身利益,有时候一分之差可能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可一旦有人作弊成功,将严重破坏公平原则。因此对于高考的作弊行为,相关部门必须露头就打、狠狠地打,从重从快、越快越好。“作弊入刑”后还作弊,是顶风作案,必须掐尖儿,否则,“作弊入刑”只会沦为纸老虎、稻草人。

我们同时还应看到,作弊既是违法,也是失信,法治推进和诚信建设应齐头并进。应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让心存侥幸者在受到法律惩处的同时,也为失信承担代价。惟有如此,才能营造公平干净的考试环境。

当然,考试“作弊入刑”的正式实施为时尚短,试图通过一条刑法条款而期待把所有问题解决掉的简单思维是不可取的。而“作弊入刑”的根本目的也不在于要抓多少作弊者,更多的意义在于警示教育,希望广大考生能诚信考试,彻底打消侥幸心理,以平和心态从容应考。毕竟,输了一场考试不重要,输了自己的人生才真是得不偿失。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公共法律知识更新培训班举行

本报6月6日讯(记者 王国梁)近日,泰安市组织举办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公共法律知识更新培训班,以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持行政执法的连续性,切实提高在岗行政执法...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考场纪律“史上最严” “作弊入刑”后首次高考来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