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璟
12月16日,秦州区藉口中心小学。下课的钟声刚一敲响,孩子们便冲出教室,在空旷的场地上玩耍嬉闹起来。冬日的暖阳,伴着孩子的笑声,照着他们的笑脸,一下就映在他们身后的那座白色三层教学楼上——楼当中一条红色横幅上“身心靠自我磨砺,智力靠自我开发,人格靠自我塑造”21个白字,非常醒目耀眼。
这座1365.4平方米的新教学楼,今年4月开工,10月底竣工,并于11月投入使用。教学楼内除12间教室外,还配有专门的阅览室、实验室和舞蹈室。
说起学校这几年的变化,已经在这儿任教2年的王红燕老师说,改造前的教师办公室拥挤不说,根本没有实验室、舞蹈室等专门的教室,学生要排练不是在教室的走廊,就是在操场上。而现在的教学楼却是舒适安全、宽敞明亮,老师的工作环境改变了,学生也有专门的教室来上科学课。该校学生罗泰峰说:“现在搬过来了,那边上公开课,这边上科学课,非常方便。”
“现在基本上小学涉及的所有科学课实验器材都配齐了,学生特别高兴。我们轮流上实验课,老师讲起来简便,学生也很容易操作。”学校副校长王海兵说。
像藉口镇中心小学一样,今年天水市共投资17604万元,消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12.4万平方米,让学生们安心上课、老师们安心授课,享受天水市12件民生实事所带来的成果。
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年初确定的12件实事之一,各市县区先后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机构,积极筹措资金,强化建设质量,督促该项工作的实施。
也是在这一天,我们还走进了甘谷县磐安镇新建的磐安小学。刚一踏进学校,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楼就矗立在我们眼前。
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已建成的这座教学楼有5227.7平方米,为全框架双面四层,拥有56间教室,6个办公室的教学楼,而在旁边的综合楼则配有专门的科学实验室、体育器材室以及心理咨询室等。这里,不但可以使磐安镇6个行政村以及驻镇各单位、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近1.8万人口中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还彻底解决了磐安镇3所小学的危房问题。
甘谷县教育局项目办主任颉明乐说,这个工程总投资是1263万元,总规划面积6500平方米,可以解决2800名学生就读。
市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被纳入天水市民生工程以来,市教育局精心运作,坚持统一规划、立项,统一勘测、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今年天水市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12.4万平方米,实施的104个项目全部完工。
新闻推荐
□记者张树平实习生苏丹【本报讯】1月10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卫东,市政协副主席张克强带领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市人口委、市残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甘谷县大像山镇、县中心敬老院...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