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武山新闻 > 正文

追风的滩歌古镇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1-10 01:44   https://www.yybnet.net/

初识滩歌,因为认识了滩歌的人,此人又黑又壮,胳膊粗的像涂了一层油的檩子,手脚笨拙若熊,行动大大咧咧,说话粗声粗气,眼睛圆铮铮的发亮,呲开大嘴一笑的刹那,一口白牙闪出冷霜般的光芒,如若夜里撞见,肯定误会成了凶神或者恶煞,那才叫一个黑池殿的“神爷”,一方水土一方人,据此,我对滩歌及滩歌人的印象就三个字——黑乎乎。

知道滩歌是古镇,并且知道那里有一条很像样的古街道都是后来的事,看到许多关于滩歌的文字,对其历史文化半信半疑,总是心存猜忌。滩歌,是滩还是歌?如果是游牧民族停止“迁徙往来无常处”的概括,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吕氏春秋》“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情景;抑或是善歌善舞的农业民族遗风逸尘的文化重镇,自然而然想到《诗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的言述,“滩歌”二字恰恰以符号的形式,从内涵和外延向现代人昭示一方水土“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历史繁衍,无论立足哪个角度,当年的滩歌镇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渭河流域丰饶的旱地富埠。

两年前,朋友邀我去滩歌镇采风,时值隆冬,负责接待的是一帮“武山”文人,小小的“滩歌面馆”愣是挤着几个“滩歌大汉”,每个人的鼻子尖吊着一线冰绺子,红辣辣的火锅飞油乱溅,油沫子落在杯子里像窗子外面的风刺啦刺啦地叫,我正对窗子,风算“采”地不少,且不说接待,宾馆半夜里因为临时停水停电,住的房间寒彻入骨,女服务员抱来三床被子叫我们里外“三包”,猜想这是滩歌人憨痴、热情又好客的讲究吧。大街上寒风依然呼呼的像宰猪一般,已经严重感冒的中民深抹了一把鼻涕,看着长得白白嫩嫩的服务员着实可爱,便故意刁难服务员让把风给“关”了。且说没看滩歌的一草一木却被滩歌的天气折磨了一宿,心里倒怪怨都是因为“滩歌”闹的,第二天中午,中民沙哑着嗓子说:“走!去滩歌,给你暖暖心”。

坐上车时已昏昏沉沉,感觉是一路坐轿般摇晃着进入峡口,谷口隐约传来一阵阵响鼓声,从山尖至山脚,由丛林到溪水,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一阵似纺车咕噜咕噜,一阵如铜锣哐啷哐啷,忽而悄无声息;又一阵若心跳咚咚急跳,再一阵像打雷鼟鼟发作,这声音从草叶间、石缝中、尘土内、寒风里,踅来又溜走。司机说:“杀羊摱羊皮鼓,快过年啦!”。“像过年吗?”我怀疑司机像我一样一夜没睡醒,“看你说梦话哩!哪里像?”,“怎么不像?羊皮鼓敲的满山响,鼓声把土都给抖松了,还不信?你看看这路上的尘土,你闻闻这风里的膻气味儿。”我看到,车所经过的地方果然就是一架土雾形成的长龙,车像龙头一样飞驰。不多时,已经“飞”到了滩歌古镇的街头。街上行人不多,有三两个胡须长长的老者蹲在街道的拴马桩上,各自身披一件毛茸茸的羊皮大衣,手握长长的烟枪,下面挂着旱烟袋,烟袋上绣着的鸳鸯戏水,也许是老者年轻时心爱的姑娘偷着送的定情物——当年艳丽夺目的刺绣已经被岁月的烟尘熏的再也看不到激情四射的痕迹,那一口一冒烟的细细品味,像用沧桑咂摸当年的青春,这份安然和老街一样在诉说,谁不曾年少?“就是嘛!四爷,看我这个烟袋,比你那四太太当年绣得好多了”,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也手持烟枪驱步近前,故意在老者面前晃悠了一下烟袋,烟袋上面绣着香艳无比的女人裸体,“拿远点!谁没见过女人的”。男青年正嘻嘻哈哈,从拴马桩旁一偏门探出来一位小脚老太,“哗”地一声,一盆洗脚水险些泼到男青年身上,“哎呀呀四太太,都说你聋实切了听不见,我四爷刚抹了一把我的烟袋,说要换个新的哩!”,“抹让抹去,心疼的娃你那烟袋上绣的不就是你媳妇的相片子嘛”,男青年自知斗不过滩歌镇上出了名的“铁嘴”,脸红的像涂了猪血一样径直进了一家羊肉馆,顿时馆内热热闹闹地豁开了“滩歌酒令”——螃蟹一,巧八哥,两头尖尖这么大的壳;六六六,哥俩好,五十全不要,威远呱呱叫!”

不说在滩歌镇豁拳时绝对不能叫“五”和“十”,单说什么是“威远”。滩歌镇古称威远寨,原名枭蓖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末,据说后来赵宋王朝为显其铁骥之师的神威而取名威远寨子,后又改寨为镇,因寨子地处广阔的草滩,百姓常聚集于此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手持铜锣与旋鼓,在草滩上载歌载舞,故名为滩歌镇。滩歌南面有因巍若“太皇高踞”得名的太皇山,正对古关圈子阖,峰峦骤聚,绝壁千仞,有“太皇无春夏,雪积六月寒”之称,滩歌俨然成了古代扼控秦陇关隘,决胜岷迭白马和招附熙河的锁钥之地。

“君子打马一十三,九游江湖在外边;黑洞洞,暗昏昏,难辨了西北”歌声飞过耳际,放眼望去,风尘吹洗的青石板小桥拖着一抹夕阳,斑驳的树影倒立着一股苍凉,石桥旁蹲着一位农家少妇撅着滚圆的屁股一边捣衣浆洗,一边唱着滩歌小曲儿,女人大概见过世面,见到我们经过并不觉得害羞,该洗的洗该唱的唱,中民带着颇有研究的口吻说:“看,滩歌的婆娘攒劲的很,屁股一个比一个大,养的娃一个比一个聪明”,少妇听见是在说她,便仰面问“牛的屁股更大,养的牛娃子只会耕地?”这让我们这些装模作样“采风”的人感觉很不自在,同行的研究滩歌历史的朋友本来言语很少,于此情景拿起了相机,“还要照相嘛?给我的娃和牛照个相”,少妇用手一指,远方的一棵老柳树下果然一个孩童骑坐在一头黑牛身上,黑牛耸立起粗壮的尾巴好像给我们招手一样,霎时一滩牛屎就吧嗒吧嗒的散落一地。“瞧这欢迎仪式多壮观!”朋友抿嘴捂鼻,少妇见状笑傻了,“牛屎不臭不臭,一看你们就是从城里来的没见过农村的世面,见了牛拉屎要发财的”。

说来奇怪,就在去滩歌镇万华寺的路上,果然捡到了一枚古币,正面写着“治平元宝”,“治平”二字让人想到“孔方”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社会财富的历史使命,在手掌的体温下,好似嗅到一种沉睡千年而不朽的味道,这简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把前朝遗存作为文物来磨洗往往暴露了世人的贪婪和愚笨,古代的滩歌镇,闪现着的正是铜钱古币一样的一道惊世骇俗的光芒,直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离开滩歌镇时,盆地和山间的褶皱里已炊烟四起,灯火阑珊,大人小孩正围着一张小小的炕桌,等待着一顿丰盛的晚饭;滩歌人家酒饱饭足,会不会晚上做梦,梦见“驴驮金,马驮银,骡子驮上聚宝盆”。我想栖息在这里的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安宁并不是悄无声息,而是一种安逸之中的满足和释放,车已过峡口,但感觉淳厚的旋鼓声又在烈烈风尘中敲得震山遍野地响。

新闻推荐

风雅水帘洞

从武山县城出发,经洛门镇而上,就到了距县城五十余里外的鲁班乡,在渭河北岸的莽莽群山中,隐藏着闻名遐迩的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水帘洞石窟群由显圣池、拉梢寺、千佛洞、水帘洞...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狱中著书裴慎之2013-01-07 19:50
评论:(追风的滩歌古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