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铜川新闻 > 正文

爱琢磨事的“黑老张”走近农民工

来源:延安日报 2014-07-17 22:45   https://www.yybnet.net/

羊场羊场

张志学在喂羊

记者 李星棋 南江远

张志学,一个爱琢磨事情的人,虽然年过花甲,可看上去神采奕奕。皮肤黝黑的他得了个外号,叫“黑老张”。当过兵,开过车,跑过运输,做过生意,现在看好当“羊倌”。一路走来,他总在不停地调整生活的方向,在变中求存,在变中谋发展。他总结道:“爱琢磨事情的人,不安分,难消停。可人来到世上,不踏踏实实地做点事,这一辈子就白活了。”

从汽车兵到建材商

张志学是榆林佳县人。初中毕业后,跟着父辈们种地,干农活他也是一把好手。后来,张志学应征当兵。经过两年的新兵训练,酷爱机械的他被选拔到兰州汽车集训队,成了一名汽车兵。“在新兵营里不是谁都能当上汽车兵,千里挑一。”老张颇为骄傲。经过严格训练,他被分配到延安大砭沟部队,主管起部队车辆调动。

1979年,张志学获得了汽车技师证,从部队转业到延安运输公司工作。“我的工资从40元到120元,我们一家四口省吃俭用,一点一滴累积攒起来,才有了后来的创业资金。”老张回忆道。十多年过去,他攒了近一万元,成为当时社会令人羡慕不已“万元户”。

1989年,他通过朋友介绍做起了建材生意,从外地运输水泥、钢筋等建材卖给工地。花了7000多元买了一辆载重5吨的东风车,从此,奔波于延安到铜川之间。“那时

的交通可不比现在,凌晨3点我就得从延安出发,六个小时才能到铜川建材厂。为节省时间和开资,我一天只吃两顿饭。有时候工人不在,我还自己扛水泥,家里没有淋浴,只能用一盆水浇在身上冲一下。”长时间水泥腐蚀和负重,张志学的脖子上留下了后遗症,时常引发疼痛。

做建材生意12年,他拥有了近百万元的资产。

转行当“羊倌”

20世纪初,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建材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建材运输效益越来越小。张志学琢磨着今后的发展方向,他认真分析市场,感到“现在农村政策好,环境也好,我的年龄大了,想着落叶归根,享几天清福。”他最终把目光转向农村,决心发展养殖业,具体他瞄准了养羊。

2000年,他在万花乡花源头村菩萨庙沟承包了一块山地,并先后到榆林、内蒙、甘肃等地考察了几十个羊子品种,最终在山东选中了世界著名的南非羊品种——杜泊羊和波尔山羊。“这种羊适应能力强、繁殖快、生长快,一年可生两次羊羔,5至6个月就能长到50斤。”当时一次性购买了350只种羊回来,并组织村民开办了养殖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种羊、养殖技术、销售等服务。目前,他的合作社还吸纳了子长、延长等地的养羊户。

然而,老张的养殖之路并不顺畅。他的养羊场三面环山,仅有的一条生产道路至今还是土路。去年7月的暴雨,他的羊场先后几次受灾,仅圈舍就重建了3次。为了垫路,他的脚被铲土车碰伤,但为了重建羊场,他没顾得上休养就下地走路了,大半年过去了他的脚还是肿的。“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一向是我的原则。”老张说。

老张的两个女儿,常常劝他不要再折腾了,该颐养天年了。但他闲不住,还为此多次吵架。“每次走到一个地方,每吃一顿饭,甚至每一天我都在琢磨,别人是怎么把事情做好的。人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活了这么多年,这句话对我影响最大。井位看准了,就一直挖下去,我就不信见不了水。”“黑老张”总结道。

新闻推荐

让旅游在服务业和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更大些马彦平

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五大文化旅游园区、十大革命旧址保护提升、延安大剧院、中国革命艺术家博物院、东方红广场等26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建成圣地河谷文化园区金延安板块,加快推进黄帝文化园...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爱琢磨事的“黑老张”走近农民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