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耀州新闻 > 正文

庆祝铜川市建市60周年 铜川60年大事(续)中共铜川市委史志办公室

来源:铜川日报 2018-03-27 09:26   https://www.yybnet.net/

 1990年

1990年4月,铜川市博物馆新址处(耀州窑博物馆)发掘出西周民居遗址和春秋战国墓葬。这批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窑洞的发现,在陕西省尚属首次。

1990年6月,玉华宫、药王山被陕西省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0年8月28日,耀州窑遗址保护大厅建成。总投资580万元,占地5公顷,总建筑面积6750平方米。1993年11月1日,全国规模最大的陶瓷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建成试开馆。博物馆总投资260.2万元,总建筑面积3428平方米,共6个展厅,展览面积2800平方米,展出文物500余件(片)。1994年5月23日,耀州窑博物馆隆重开馆。

1990年8月,铜川市政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大同桥立交桥工程”破土动工。投资400余万元,1991年10月竣工。桥长281米,宽12米。

1990年11月14日,经陕西省省长办公会议研究批准,铜川市沮河取水工程正式立项。全工程包括4个部分;⑴由马栏河跨流域向沮河调水,增加桃曲坡水库水量;⑵在桃曲坡水库加闸、提高水位,增加库容量;⑶由桃曲坡水库通过13.25千米隧洞工程引水到黄堡;⑷在黄堡设净水厂,通过5.5千米供水管道输送到川口配水厂,向市区供水。沮河取水工程总投资1.07亿元,建成后每年向铜川市区增加供水1500万立方米。到1994年12月30日,铜川市沮河取水工程(桃曲坡水库至川口配水厂)全线试通水。

1990年12月13日,中国农工党铜川市委员会成立。

1990年12月23日,中国民主促进会铜川市委员会成立。

 1991年

1991年1月26日,耀州窑出土文物首次走出铜川,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展出。共展出代表文物近200件。

1991年5月26日零时,铜川5000门程控电话全面开通使用。

1991年6月,铜川籍选手、15岁的夏扬在全国射击锦标赛达标赛中夺得全国射击冠军。

1991年9月,黄堡镇新石器时代遗址新发掘出各类文物近3000件,并清理出房基11座、灰坑160余个、墓葬60余座。

 1992年

1992年7月24日,铜川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耀县西塬下高埝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年9月1日,铜川市进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实施健康医疗保险制度,从即日起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

1992年10月1日,铜川市实施城镇居民住房改革方案,采取提租发补贴、实行公积金、租房交保金、出售公有房、分级设基金、集资建房等办法缓解住房困难,改善住房条件。

1992年10月17~20日,铜川市举办首届秋季商品交易会。

1992年12月21日,西(西安)铜(铜川)一级公路三原至铜川段建成通车,全长66.35公里,结束了铜川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

 1993年

1993年4月1日,铜川电视台正式开播,每天播出6小时。开办《铜川新闻》(每周3次,每次10分钟)、《新闻广角》(每周1期)、广告和点歌台等节目。

1993年5月10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照金镇举行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大会暨照金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馆奠基仪式。

1993年6月28日,铜川市首次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向中国银行铜川支行出让市耐火厂院内1705平方米建中行办公大楼,向铜川市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出让新川水泥厂桥南4333.5平方米建加油站。

1993年1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铜川市在耀县下高埝乡设立新区。

1993年11月30日,中国民主建国会铜川市委员会成立。

 1994年

1994年1月,《宜君县志》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4年6月9日,铜川市第一条村级柏油公路陈炉镇任家湾至潘家河村6.8公里修成通车。

1994年8月8日,铜川市首家进出口公司在市外贸局挂牌开业,标志着铜川出口商品可直接对外贸易。

1994年9月13日,铜川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

1994年9月25日,陕西省射箭队铜川籍选手罗恒宇在全国射箭锦标赛中夺得三块金牌。《人民日报》为此发布消息。

1994年12月30日,铜川市沮河取水工程(桃曲坡水库—川口配水厂)全线试通水典礼举行。

 1995年

1995年2月23日,铜川市第一家出租车公司开始营运。

1995年12月5日,中共铜川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使铜川经济发展形成‘五龙腾飞,群龙齐舞\’的新局面”,将原煤生产及煤转化、铝冶炼及其加工业、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陶瓷业及以苹果为主的多种经营这五项龙头产业作为主要抓手,带动经济发展。

1995年12月22日,铜川市第一条二级县乡公路(烈桥至柴家沟)建成通车。

 1996年

1996年10月6~8日,韩国庆尚北道奉化郡议会议长金永俊先生率奉化郡议会代表团来铜川进行友好访问。

1996年11月4日,铜川市书画院成立。

 1997年

1997年3月1日,铜川市首次公开招考录用国家公务员笔试在铜川市二中举行,为21个部门和单位录用公务员。6月26日,铜川市首次招考录用国家公务员,本次招考录用29人。其中一名农民青年被招录。

1997年3月18日,铜川市耀县孙原村《药王故里报》开始刊行,是陕西省第一家发行的村级报纸。

1997年6月29日,靖(边)西(安)天然气输气管道铜川分输站点火仪式在铜川城区赵家塬举行。铜川市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历时2年,投入配套资金2600万元,完成高、中压管道26千米,户内工程安装1.2万户。

1997年7月11日,铜川市被陕西省政府列为“全省21世纪议程”试点城市,拉开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帷幕。11月11日,铜川市又被国家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城市。

1997年7月25日,铜川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立。

1997年10月31日,铜川兴丰、隆丰、鼎丰、盛丰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标志着全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1997年12月,铜(川)黄(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到2001年4月全线通车。总投资19.3亿元,全长93.854千米,其中铜川市境内89.7千米,至此,铜川市4个区县全部接通高速公路。

 1998年

1998年1月26日,铜川市首届“玉华冰雪艺术展”在玉华宫风景名胜区开幕。此后每年1月举行,展期2个月。

1998年4月23日,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采煤一区副区长张彦生荣获全国总工会评选的“98年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称号。

1998年10月24日,铜川市举办第一届老年人运动会。

1998年12月2日,铜川市区到各县区光纤传输网工程全面竣工,陕西省广播电视传输网铜川支干线正式开通。网络用户达3万余户。

1998年12月21日,铜川市政府由城区红旗街9号迁至新区正阳路9号办公。

 1999年

1999年1月9日,铜川2万门移动通信交换机开通运行,结束移动电话用户需从外地交换通话的历史。

1999年12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陕西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该公司是陕西省第一家上市的建材企业,也是陕西省获得首次流通额度最大的建材企业。

1999年12月30日,铜川市宜君县、耀县、城区、郊区被列入1999年国家第一批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县、区,总投资3685万元。

 2000年

2000年1月19日,中共铜川市委作出《关于追授郭秀明同志“模范党支部书记”称号》的决定,并印发《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郭秀明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2000年3月7日,铜川市新区博爱医院开业,该医院是铜川第一所股份制医院。

2000年8月21日,中国电信集团陕西电信公司铜川分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6日,中共铜川市委、市政协机关由老市区红旗街9号迁入新区朝阳路9号办公。

 2001年

2001年3月23日,陕西省委决定,追认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郭秀明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决定在陕西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郭秀明学习活动。

2001年,铜川市在玉华宫景区建成西北最大的滑雪场对游人开放,玉华宫景区逐渐成为冬季冰雪旅游的热点。

 2002年

2002年1月21日,中国民主同盟会铜川市委员会成立。

2002年7月9日,台湾旺旺集团铜川瑞麦食品有限公司落户铜川新区,签约仪式在新区银河会议中心举行。

2002年7月12日,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行政区域不变。

2002年7月25日,陈炉镇古瓷窑遗址考古调查完成。调查发现:从元代开始,陈炉窑的烧造水平和规模超过黄堡,为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2年8月18日,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竣工投产,总投资7.9亿元,年生产能力150万吨原煤。

2002年9月28日,铜川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迁入新区正阳路9号办公。

2002年,首轮《铜川市志》被评为陕西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

 2003年

2003年3月30日~4月2日,中共铜川市第九届代表大会在铜川新区召开。会议提出,铜川要工业强市,提升传统产业,把煤炭、建材、铝业、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加快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果、牧、药、菜;新区加快建设,老市区“下山出沟、疏建增绿、综合改造、提高品位”。

2003年12月26日,耀州区柳林至印台区崾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工程起自耀州区柳林九里坡,末至印台区崾岘与省道305线相连,全长42.2公里,投资8985万元。至此,铜川公路交通西部环线形成。

 2004年

2004年2月28日,铜川声威水泥厂第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项目动工建设,到2005年6月25日点火投产。总投资4.2亿元。该生产线是西北五省区单条规模最大、设备最优、工艺最先进的水泥熟料生产线。

2004年9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陕西华能电厂建设项目落户铜川新区坡头工业园区。陕西华能电厂开工建设,历时3年,到2007年11月8日,中国首台国产60万千瓦空冷脱硫燃煤机组———华能铜川电厂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发电。到12月12日,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发电。

2004年10月26日,陕西省建设厅在铜川召开《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评审会。该规划以促进铜川可持续发展、营造山水园林城市为原则,适应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高质量环境的要求,旨在把铜川建成基础设施超前、生态环境优美的良好经济载体。2007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实施。

2004年11月17日,铜川市委第九届六次会议提出“5523”发展思路:提升壮大铝业、煤炭、水泥、陶瓷、果业五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电力、食品、医药、电源、旅游五大新兴产业,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区改造两个重大建设,破解环境治理,沉陷区、滑塌区整体搬迁和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三大难题。

2004年12月10日,铜川首批关闭位于川口地区的新川水泥有限公司、铜川市东风建材厂、陕西省铜城水泥厂、陕西省骊山水泥厂的9台机立窑。每年可削减水泥粉尘排放量1.35万吨。

 2005年

2005年3月10~25日,铜川市举办首次大型公祭药王孙思邈活动。

2005年5月,位于铜川耀州区庙湾镇的西川煤矿开工建矿,总投资4.5亿元,设计年产45万吨原煤。历时2年,到2007年10月30日建成生产,核定年生产能力90万吨。

2005年9月,铜川市第一中学新区校区建成并开始招生,首届招收高中一年级10个班545人。

 2006年

2006年6月10日,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瓦斯发电厂建成发电。

2006年8月3日,铜川市首例心脏外科手术在铜川矿务局医院成功完成。

2006年9月8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生。学院设有人文科学、建工、机电、医学系及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3年制高职专业32个,5年制专业13个,面向陕西周边9省区招生。该校为铜川市第一所大学。

2006年9月25日,铜川市首届文化艺术节在铜川新区举行。大型音舞诗画《魅力铜川》以全新的创作,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铜川魅力,各县区《金秋爽风靓宜君》《希望之光·和谐王益》《光耀铜川》《和谐奋进新印台》把铜川市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2006年12月31日,“十一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新耀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在耀州区城南开工,总投资9745万元。历时4年,到2010年10月28日建成运行,日平均处理污水1.6万吨,出厂水质COD等均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

 2007年

2007年2月1日,铜川市老城区公交1路实行无人售票,为全市首次。

2007年4月29日,陈炉镇制作陶瓷烧制工艺列为国家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7月26日,由铜川电信、铜川移动和铜川联通联合建立的陕西省首家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成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4个,乡镇农业信息站33个,村级信息示范户165个,实现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网络全覆盖。

 2008年

2008年2月2日,铜川市第一条步行街王益区青年路金华步行街建成。

2008年2月25日,铜川市新区医院一期工程建成开诊,占地18亩,医用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手麻、口腔等10个临床科室及检验、放射、CT、功能等5个医技科室,并配备多种先进设备,病床174张。

2008年9月16日,陕西省政府公布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54处。铜川市列入王益区王家河乡炭科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印台区印台乡印台村北宋姜女祠遗址、耀州区前秦香山寺遗址、柳林镇柏树塬村宋柏树塬塔、新区正阳路办事处赵家坡村宋延昌寺塔、王益区王益乡高坪村兴元寺塔、王家河乡王家河老街清雷坪寺、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清榆舍戏楼、耀州区小丘镇焦子河村北朝柳家湾摩崖造像等9处。

2008年12月17日,王益区川口村居民房屋权属证书发放仪式举行,标志着铜川在陕西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工作。

2008年12月29日,铜川玉皇阁特大桥建成通车,总投资1.9267亿元,全长11.699千米,其中大桥西端引线长10.423千米,桥长1276米,桥面宽12米。该工程6跨一次性成功合拢,在陕西省连续构桥建设中尚属首次。

 2009年

2009年1月22日,铜川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万元购置的10台天然气豪华空调车投入运营,铜川成为全省率先使用天然气公交客车的城市。

2009年3月2日,铜川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2009年3月7日,陈炉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授牌仪式在印台区陈炉镇中心广场举行。中共铜川市委、市政府举办中国陈炉古镇旅游发展规划论坛,邀请国内环境、建筑、文化、考古、旅游等专业的20多位院士、专家共同研讨陈炉古镇开发和旅游发展。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铜川属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发展的城市。

2009年8月6日,铜川市确定每一年的此日为全民健身日。

2009年12月,铜川市成功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城市。

 2010年

2010年2月6日,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天然气入户工程竣工,陈家山煤矿沮水苑486户居民用上天然气。该工程为陕西省第一个矿区天然气入户工程。

2010年4月14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被陕西省委命名为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2010年11月1日,铜川市图书馆建成对外开放。新建成的图书馆位于新区正阳路,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0亩,建筑总面积1.24万平方米。图书馆设计藏书量为50万册,实行电子化服务,建成4个数字精品文献库,持证读者足不出户在家通过读者卡号及密码,便可访问、检索和下载该馆的CNKI期刊资源,图书馆还建有自动读报系统,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结构区域更加合理丰富。

 2011年

2011年4月8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铜川市委员会成立。

2011年4月22日,铜川市就业促进公司在黄堡工业园区建立的陶瓷创业孵化基地举行启动仪式,标志着铜川首个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使用。

2011年5月30日,陕西省首家地方煤炭兼并重组企业—宜君县煤业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铜川市煤炭产业进入集约化发展阶段。

2011年5月31日,药王大道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药王山景区举行。2011年12月10日建成通车。

2011年9月20日,陕西首座11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暨柳湾11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建成投运。

2011年10月18~20日,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举行。

2011年12月8日,西安—铜川(新区)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西铜高速渭河特大桥上举行。

 

 2012年

2012年2月17~18日,铜川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2012年4月13日,铜川市确立为首个“环境卫生日”。

 2013年

2013年3月1日,铜川市全面实行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

2013年3月8日,铜川安全生产视频系统通过调试,与陕西省安监局连接成功,标志着铜川在全省率先开通安全生产视频系统,实现了国、省、市三级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和应急救援视频会商。

2013年7月3日上午10时,由国家林业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秦岭以北朱鹮放飞仪式”在铜川市耀州区柳林林场举行。

2013年7月12日,铜川市燃煤锅炉集中拆除仪式在北市区举行,标志着全市“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淘汰拆除燃煤锅炉攻坚战拉开序幕。

2013年8月28日,铜川市政府微博—“铜川发布”在新浪、腾讯、新华网同步上线。

 2014年

2014年1月23日,孙思邈纪念馆开工建设。2016年10月9日,孙思邈纪念馆开馆,成为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窗口。纪念馆主要展览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医药著作、学术贡献以及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等。

2014年1月31日,印台区陈炉镇荣获“十大旅游古镇”称号,并位列“十大旅游名镇”之首。

2014年6月4日,铜川市首批“紧急救援志愿者服务站”投放仪式在铜川新区阳光广场举行。

2014年,照金香山景区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成为铜川市首家年门票收入过千万的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68万人次。

 2015年

2015年3月24日,铜川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15年6月,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15年,“铜川大樱桃”、“铜川苹果”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驻中国地理标志博物馆。

2015年,总投资5.9亿元的黄堡镇、陈炉镇、照金镇荣获“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称号。

2015年,延西高速公路铜川至黄陵段建成通车。

2015年,合凤高速公路铜川至旬邑段全面完工,2016年建成通车。

2015年,照金滑雪场建成,举办陕西省第二届滑雪大会暨首届照金滑雪公开赛。

 2016年

2016年4月5日,柳范故里·耀州柳公权范宽纪念馆揭牌仪式暨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览开幕式举行。

2016年4月,铜川市全民健身馆开工建设,2017年10月底竣工。

2016年12月5日,铜川市人民政府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签署合作共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协议,标志着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正式落户铜川。

2016年,铜川市被工信部列为2016年第二批电信普通服务试点市,争取资金2522万元,对全市227个行政村网络宽带进行新建和改造升级。

2016年,耀州至照金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

 2017年

2017年3月1日,铜川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立全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2017年6月21日,合阳至铜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17年12月7日,铜川市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城市”之一。

 2018年

2018年1月,《铜川珍贵档案荟萃》编印出版。

2018年1月21日,铜川市荣获“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称号。(完)

新闻推荐

返乡“农创客”: 让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

挤奶机嗡嗡作响,幸飞提起装满羊奶的奶罐快速装车。每天清晨,他都要将挤好的60斤羊奶送到瑶曲镇奶站。“这些羊奶口感醇、销量好,不仅是大家脱贫的希望,而且还让我们走上了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道路。”...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庆祝铜川市建市60周年 铜川60年大事(续)中共铜川市委史志办公室)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