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冰剑)作为全省苹果最佳优生区,如何使苹果产业真正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宜君县果业局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瞄准全县贫困村、贫困家庭、贫困人口,通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工作。
持续扩张果园规模。根据县情,在全县适宜发展果树经济林的贫困村中,依托果业专项、扶贫、乡村建设等项目,采用3年生优质大苗,每年发展苹果0.4万亩。依据各村立地条件,每年发展其它果树0.1万亩。
全面实施提质增效。全面实施以幼园早果早丰、挂果园提质增效、老果园复壮稳产为主要内容的果园提质增效工程。按照幼园3年挂果,挂果园增产30%,老果园亩产稳定在1000公斤左右的要求,大力推广肥水偶合、树盘覆盖等实用技术,建成果园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加强部门衔接,积极实施各类培训项目,聘请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现场指导培训,市果树专家组成员分包县(区),县(区)专业技术人员包抓乡村,年培训果农2万人(次)以上,累计培养持证农民技术员600人,贫困村果农受训率达到98%以上,贫困家庭户均有一名懂果园管理技术的人员。
扶持建办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申报扶持项目,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开展集约化经营,支持农户建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和鼓励贫困村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贫困户入社比例达到50%以上。
发展壮大涉果企业。依托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和陕西省苹果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集中对贫困村已有涉果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扶持建办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和冷藏保鲜库,新建果品加工企业2家,新增果品贮藏能力6万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果品附加值,增加贫困家庭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按照现代果业发展要求,加强苹果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快贫困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多元化营销体系建设。鼓励扶持创建直销窗口、电子商务、仓贮期货、出口外销等多种形式的果品营销模式,提高鲜果销售率。三是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果业信息库,创办宜君果业信息网站,依托移动网络开通果农信息“直通车”等,为基层农技人员和贫困户提供快捷的果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富民政策等咨询服务。四是加强乡村旅游业和休闲观光果业建设。五是加强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果业服务体系,果业技术人员抓村包户,常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帮助申报实施项目。六是加强农资及果园投入品监管体系建设。七是积极开展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重点为贫困果农提供风险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原玉红通讯员江伟)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作为“六个一批”之一,是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掉队的政策保障。按照中、省、市、县的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及“四个切实”“六个精...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