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宜君新闻 > 正文

倡导绿色理念 建设美丽家园

来源:铜川日报 2016-09-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既关系民生福祉又关系可持续发展,既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又描绘出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轨迹。《纲要》提出: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质量和总量双控,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动循环低碳发展,建设“山青、水净、坡绿、天蓝”新铜川。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为抓手,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省级示范乡镇和生态示范村建设。构筑“三大板块”生态屏障,重点建设“两区一廊、三河多带一圈”的林业生态体系。开展生态恢复治理。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开发一点、绿化一片”的原则,采取覆土整地、修田筑坎、专业队造林等措施,对露天采矿区和煤炭沉陷区实施植被恢复,力争到2020年,完成矿山生态修复2.5万亩,道路绿化180亩。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绿化铜川六大工程,植树造林42万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依法打击破坏林木、林地违法犯罪活动。预防为主,科学扑救,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意识。推进湿地恢复和保护工作,实施好朱鹮、杜松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成赵氏河、福地湖等国家湿地公园。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8.5%,湿地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类和分布得到有效维护和发展。大力推动水土保持。加强漆水河、沮河、赵氏河流域直观山坡绿化,依托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建设工程、中央预算内财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七大类水保重点项目,采取工程、植物措施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达到22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到65%。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国土空间生态管治制度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报表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及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进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先行先试。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全面落实节约制度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优化大气环境质量。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专项行动,有序推进现有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加强火电、水泥等行业精细化管理,大力实施“煤改气”“油改气”等工程。加强对石化、包装印刷、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VOCs的综合整治,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全面控制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重点控制以PM2.5、PM10为代表的颗粒物污染,实施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覆盖流域及市、区(县)两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6亿立方米。完成区县级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农村水源保护区域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开展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开展漆水河、沮河、赵氏河水污染综合治理,建设城市景观带,岔口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Ⅳ类水质标准。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加大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实现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加强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大力推广发展再生水,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开展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工作,建立健全土壤环境数据库,完成土壤分级区划,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建立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应急制度和能力建设,实施源头防控,加强重点区域领域综合管控,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实现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完善企业单位环境风险排查、预警、应急及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推行环境损害赔偿,推进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探索通过财政、金融、税费等手段,促进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式多元化转变。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率,严控危险废物源头管理,加强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推进生态文明融入转型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资源产出率。进一步完善“煤-电-铝-水泥”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快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通过打造养殖基地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四位一体”循环产业链和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培育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扶持周陵、黄堡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产品无害化。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衔接,在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设立3个分拣加工中心,全市设置200个固定回收点,投放300辆环保型流动回收车,形成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回收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加快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建设,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试点工作,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降低综合能耗。完成大气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实施区域性、行业性差别化总量控制,建立健全污染物总量刷卡排污,全面深化实施总量控制制度。推动治污减排工程、技术、管理、政策的组合运用,实行全过程治污减排。抓好工业行业综合治理,加大火电、燃煤锅炉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源头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重视农业源污染防治,开展交通源污染防治。到2020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6%、8%、8%、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1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2%。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闻推荐

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团深入区县和产业园区现场观摩 郭大为杨长亚张应龙相红霞带队观摩

本报讯(记者徐国玺)10月12日,2016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团深入宜君县、印台区、王益区、黄堡产业园区现场观摩。市委书记郭大为,市长杨长亚,市政协主席张应龙,市委副书记相红霞带队观摩。市委常委马秉寅、...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倡导绿色理念 建设美丽家园)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