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红
宜君县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对口联系帮扶点,也是全国性普惠金融示范县。去年至今,该县通过巧妙利用普惠金融政策优势,借助“惠农支付服务点+互联网+”的模式,以及惠民支付、金融下乡、金融扶贫和金融权益保护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拓宽了当地村民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武家塬村地处彭镇北部共有134户,530人。全村人均收入低于295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82人。该村耕地面积2373亩,产业结构单一,以玉米和核桃为主。
时下,武家塬村的核桃已相继进入采收期。一株株核桃树生机盎然,个大皮薄的青皮核桃如绿宝石一般点缀在茂密的绿叶间,但该村由于核桃种植规模小,村上没有成立专业合作社,一直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导致一些村民种植的核桃成熟没人打,都烂在了地里,这也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为了摆脱核桃销售的瓶颈,中国人民银行驻村“第一书记”栾春许探索借助普惠金融政策,以“惠农支付服务点+互联网+”的模式,来拓宽村民的核桃销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栾春许说:“普惠金融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能够帮助我们农民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前像很多农产品只有传统的销售渠道,缺乏统一的、规模的包装加工销售,很多农产品都没有卖出去。通过建设普惠金融之后,我们成立了综合服务站,农民只需要把农产品报备到我们服务站,我们帮助他们把农产品放到网上,通过互联网渠道把农产品卖出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为了让村民们了解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使他们掌握操作程序,武家塬村惠农支付服务点还开通了电商业务,栾春许经常带村民到村里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教大家通过互联网销售核桃等农副产品。“大家开始不接受,现在一宣传,除了核桃,还有绿豆、小米等,村民都知道搁在网站上卖,不用出村就能挣到钱,真是太方便了。”武家塬村党支部书记王德乾告诉记者。
目前,宜君县有426个惠农支付服务点,达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并创造性地将惠农支付与电商服务结合起来。京东网与陕西信合宜君联社、逛集网与中国电信合作的电子商务服务站也陆续在宜君各个行政村挂牌服务。据统计,2015年,宜君核桃出产10万吨,传统销售渠道下每吨产值2000元,而电商渠道销售每吨产值达4500元,大大超出了传统渠道销售的核桃产值。2016年,惠农支付服务点开通电商业务以来,该县通过创业孵化基地、惠农支付服务点预收购的核桃已达5500吨。
栾春许告诉记者:“通过普惠金融的建设,能够让村民更便捷、更有效地获得金融产品或金融帮助,比如说获得金融贷款助力村民发展产业项目,扩大收入来源。以前,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获得贷款的渠道比较狭窄,难度也比较大,通过普惠金融建设以后,就可以通过无担保、无抵押的模式来获得扶贫贷款、小额贴息贷款,能够拿到3万、5万或者10万以下的贷款资金帮助其发展产业项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鹏)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以“一局一警一品牌”为牵引,坚持三个原则导向,狠抓四项措施落实,激发基层公安机关首创内生动力,持续加大公安改革创新力度,以改革成效拓展发展空间,带动全局工作向更...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