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考核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进行,通过严格的网络和实地测评,全省有101所学校获得优秀等次,其中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石柱中心小学、关庄镇中心小学,王益区黄堡镇逸夫小学、王家河中心小学、铜川市第三中学,印台区红土镇中心小学、广阳镇广阳中小学,宜君县彭镇中心小学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获得优秀等次,分获“以奖代补”运转资金7万元。耀州区照金镇照金中心小学、宜君五里镇中心小学等13所良好等次分获4万元奖励。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由中央文明办会同财政部、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联合组织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希望工程。2011年以来,市区县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668.5万元,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3所。
近年来,铜川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推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着力抓好“建”“管”“用”三个重点环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特色,规范运行,成果斐然。市文明办制定了三项措施,扎实推进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一是抓培训促提高。每学年组织一次乡村学校少年宫骨干培训班、一次观摩交流推进会、一次成果展示汇报会。二是抓活动促建设。按照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要求,每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都成立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利用课外活动、周末时间或节假日举办校园文化节和各类比赛等。三是抓考核促规范。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每学年按照测评体系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列入区县教育局对学校的目标管理任务中,与学校校长、辅导员评优挂钩。四是抓特色促实效。以素质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结合区域文化形成一校一品、突出特色的局面。市三中的“道德讲堂”、黄堡逸夫小学的“陶艺制作”、耀州区孙塬中心小学的“抖空竹”以及宜君乡村少年宫的“剪纸技艺”和传统游戏等,提高了学生参与兴趣,丰富了农村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
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始终用情、用心、用智工作,坚持把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各项活动做细、做实、做好,为乡村学生、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使其健康快乐成长,让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成为了乡村青少年的精神乐园、留守儿童的心灵之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原玉红通讯员江伟)今年以来,宜君县民政局在兜底保障工作中坚持“瞄准特困对象,开展精准施策,倾力兜底保障”的思路,以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横向兜底保障到边,以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