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的养鸡场 本报记者 程红兰摄
本报记者 程红兰
年月日、日,距离新年还有一段时间,宜君县棋盘镇户贫困户早早就领到了新年“红包”———“股份鸡”分红所得。棋盘镇黄埔寨村贫困户马书田手中紧紧握着刚刚领到的元钱,开心地对记者说:“公司和合作社一下子给我和老伴儿发了这么多钱,足够我们置办年货了,这个年肯定要比往年过得还好。”
年7月,棋盘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省外客商在宜君县注册成立了宜君县秦一养殖有限公司并落户黄埔寨村,目前高疙塔村、迷家河村等棋盘镇东部片区的8个村户贫困户入股该公司。
政府:加强非公党建成了贫困户产业脱贫的引路人
“产业扶持资金是贫困户的希望所在,要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到刀刃上。”黄埔寨村“第一书记”刘彬说。如何用好产业扶持资金至关重要,近年来,棋盘镇积极探索***新路径,由政府牵头,选择了“有发展前景、有资金需求、信用良好、愿意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秦一养殖公司,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变成“股份鸡”入股企业,先行在黄埔寨村进行试点,随后向其他7个村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棋盘镇党委采用“党建+企业+合作社+产业脱贫服务队+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在企业落地之初,就积极协调联系,由公司员工中的党员申请成立了宜君县秦一养殖有限公司党支部,将党建引领植入企业生产发展中,引导企业边建设、边投产、边扶贫。同时镇党委选派了黄埔寨村“第一书记”刘彬作为企业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并建立了党组织联系服务体系,由支部党员联系8个扶贫村的党小组,各村党小组分别负责各村贫困户日常联系工作,及时向贫困户发布务工、种鸡生长及收益等信息。
企业:五五分成实现与贫困户互惠共赢
“每户贫困户将元产业扶持资金入股企业,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三年合同,每年年底给每户贫困户分红元,三年下来算上成本每户能分到元。”黄埔寨村“第一书记”刘彬向记者介绍道。
秦一养殖公司采取“统一采购、统一养殖、统一防疫、统一孵化、统一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方式,按每套元成本价为每户贫困户代养种鸡套。喂养五到六个月后,种鸡进入最佳繁育期,每套种鸡每年约产生元的利润,套种鸡可产生元收益,公司与贫困户五五分成。刘彬告诉记者:“种鸡的生长繁育期为一年,一年后代养的种鸡就会被当做肉鸡卖掉,可总共获利元,公司将继续循环利用这些钱为贫困户代养种鸡。”三年合同到期后,公司会根据贫困户的意愿将种鸡或种鸡销售资金全部返还。“这些贫困户三年后不仅把钱挣了,就连成本也全部收回来了,而企业在利用扶持资金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过程中也获得了盈利,实现了贫困户与企业的双赢,增强了双方的发展信心。”刘彬说。
贫困户:多渠道、零投资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黄埔寨村委会与秦一养殖公司、黄埔寨村民自发成立的会芳蔬菜合作社签订了三方扶贫协议,让合作社户贫困社员全部入股企业,年内获得代养种鸡分红元,并且合作社年内向他们每户分红蔬菜收益元,每年下来每户可增收元。
入股企业不仅能分红,还能挣工钱。秦一养殖公司为部分有劳力、有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目前有余名贫困户在公司上班,为他们增加稳定性收入提供了保障。同时,棋盘镇是全县玉米高产镇,公司将按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玉米,让他们的玉米有销路、卖上价。黄埔寨村贫困户程二黑,家里有4口人,妻子智力有问题,全家只靠他一个人种地维持生活。年他家搬进了政府免费盖的新房子,又刚刚领到了分红,“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村主任都说:“二黑你这媳妇变化大很,以前见谁都不理,现在家里来人都晓得招呼了。”老实巴交的二黑笑呵呵地说:“就是么,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的日子与越过越好,以后我还要好好干活哩。”
目前,秦一养殖公司已建成办公区、生活区、4栋鸡舍及给料库,投放鸡苗3万套,成为棋盘镇重要脱贫产业基地之一。今后公司将扩大养殖规模,利用“公司+贫困户”“公司+农户”两种模式,带动全镇村民奔向富裕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文敏)在过去一年里,宜君县农业局把党建工作与***紧密结合,采取“党建+产业”“党员+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按照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原则,坚持在产业链上抓党建、在...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