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姜蕊)冬日的街头,有些阴冷。对于那些徘徊在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而言,一句轻声的问候或许就能够温暖他们的心扉。11月中旬,随着“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的正式启动,不仅是救助工作信息员、救助站位工作人员,甚至是普通路人,都可以参与到救助行动中来。
路人:可看“牌”助人
一双手捧起一颗颗鲜红的爱心,一旁的“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几个大字分外显眼。这是一块救助引导牌上的内容,此外,引导牌上还标注了24小时救助热线以及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市救助站具体方位和乘坐公交的线路。据悉,在铜陵市共有50块这样的规格统一、标识醒目的引导牌,分布在主干道、小区等人流集中区域。救助引导牌的设立,进一步加大了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的宣传力度。
拨打救助引导牌上的电话号码,就能让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温暖,甚至能帮助他们回家。“我经常送人去高铁站,偶尔也会看见一些衣衫褴褛的乞讨人员,我很想帮助他们,可是不知从何帮起,了解救助引导牌的作用后,我就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们了。”11月29日,出租车司机李师傅指着铜陵站附近的一块救助引导牌说。
救助信息员:发现后及时报告
去年冬季,一名蓬头垢面的流浪人员住进了普济圩农场的猪圈中,最终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劝说引导下,该流浪人员才走出猪圈接受救助,免于受冻挨饿。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看来,要不是因为基层救助工作信息员,他们很难准确及时快速地发现这些住得偏远的流浪乞讨人员。“当时是普济圩社区信息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随即向我们区民政报告,我们在向市民政部门报告的同时,也赶往现场,一边劝说一边为其送去了吃的用的。”郊区民政局主任科员黄圣香是一名救助工作信息员,在她看来,救助工作信息员在救助工作中同样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发现了,我们都会及时报告,尽力去帮助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黄圣香说。
救助站:集中救助助爱回家
“自11月中旬至明年3月15日,铜陵市开展‘寒冬送温暖\’集中救助行动,我们结合天气气候变化,梳理排查本区域重点地段,如商业广场、交通枢纽、桥梁涵洞、地下设施、废弃厂房等场所,主动协商同级公安、城管、卫计等部门,特别注重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行动不便人员的救助。”市救助站站长张慧倩介绍说,在接收、安置、治疗受助人员过程中,积极开展滞留安置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份信息询查,按规定进行DNA信息采集和全国救助寻亲系统录入,发布寻亲公告,并提请公安机关协助核查身份信息线索,加强救助寻亲信息与公安部门人口走失信息的协查比对,为来站寻亲人员提供查询便利和帮助;一旦寻亲成功,将认真做好受助人员返乡和护送工作。
新闻推荐
11月24日,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美子园农特产品加工车间,工人们在包装农特产,该公司集科研、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主要产品辣椒豆、豆豉、萝卜干、糖醋姜等,产品畅销国内近20个省市。其“公司+基...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