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老门东余来友提供
■余来友
这是一群充满激情的老人!这是一群同学情深的三十多人老年旅游团!
2017年11月3日晚,他们如约相聚在六朝古都南京。夜晚,秦淮河畔,繁华、热闹。徜徉在迷人的街道上,踏访李香君故居,王谢堂前燕的乌衣巷和十里秦淮璀璨灯光夜市。他们如痴如醉,沉浸在无比幸福中,大家有说不完的话题。
五十三年前,他们都是铜陵市第一中学1964届高中毕业生。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与时俱进,建立了微信群,兄弟姐妹们每天都聊得很开心。相聚母校,成了大家的共同愿望。2016年11月,在母校市一中原址,举行了盛大的同学聚会。四位已近耄耋的老师,也欣然出席。老来情如昨,最忆是同学。之后,就约定来年再聚南京。为了同学再聚首,老同学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有的得了脑梗塞,小中风,听说南京聚会,早早作出安排,由夫人陪同参加;有的眼晴视力较差,也要急着前往南京,见见老同学;特别感人的是,原华厦开发公司副经理、经济师林达武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模糊,腿脚行动也十分不便,但去南京聚会的积极性最高,天天在家翻日历,数日子,说不参加南京聚会,终身遗憾!他提前买了轮椅,由夫人推着上下车,参加同学旅游聚会。有同学作诗道:“秋景秋韵美,金陵喜相会;石头城里游一回,秦淮今夕醉!”约定的时间到时,大家陆续到达夫子庙边的白鹭宾馆。
“金陵行、人文景观旅游聚会”,是老同学聚会的主题。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就步行来到南京老城南老门东,游玩片刻,再前往明城墙。大家边聊边爬着坡段,有的腿脚不好的老同学,互相搀扶着,慢慢攀登到城墙最高处,体验一下这冠以世界其它城垣之首的雄伟城墙!同学们在城墙头上,相互拍照、留影,异常兴奋。站在高处,瞭望南京市容市貌,心胸格外开阔,学友们都为南京一日千里的变化而自豪!
牛首山游览最能体现同学的深情厚谊,最能完美地表达团结友爱精神。6日上午,老年旅游团包车来到位于江宁区境内的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那个据说是用70亿元打造的国际知名佛教胜地,当代艺术建筑的新景观。在通往佛顶塔、佛顶宫的行程中,要经过自动扶梯和两段一定高度的台阶。为了滿足林达武及夫人愿望,同学们齐心协力,有的扛着轮椅,有的架着学友胳臂,顺利通过扶梯。行走在佛顶塔的台阶上,同学们吆喊着“一二!加油!”老林像小孩一样,受到鼓舞,也一鼓作气,迈开步伐,成功登完台阶,大家爆出热烈的掌声。然后簇拥着,推着轮椅到达牛头禅文化园。在参观佛顶塔、禅境大观、舍利大殿等景点时,都说值得一看。佛顶宫地面一层的外廊,宽大、精美,气度不凡。再乘自动扶梯下行至地下五层大厅,正中央供奉的舍利大塔,金碧辉煌,四壁佛像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一上午的活动,足足体会到佛教文化的震撼,也凝聚了同学们的团结情感。
三天的相聚,时间短暂。同学们游览了大报恩寺、阅江楼、音乐台,拜谒了中山陵、明孝陵,参观了总统府、太平天国陈列馆,乘坐画舫,夜游了秦淮河……老同学们饱览了金陵山水美景,金陵的山水也见证了铜陵一中64届高中业生老同学的真情厚谊。
南京行难忘,同学情永记!正如傅菊香老师诗中说道:“古稀同窗八方来,欢天喜地聚秦淮;畅游金陵心欢暢,感谢组委妥安排!”老同学含泪道别。再见!亲爱的同学们,多保重!期盼下次再相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姜蕊)冬日的街头,有些阴冷。对于那些徘徊在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而言,一句轻声的问候或许就能够温暖他们的心扉。11月中旬,随着“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的正式启动,不仅是救助工作信息员、...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