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闩根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福利,也是城市最大的文化作品和最大的文化课堂。城市公共空间状况,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提升城市文明指数和美誉度,增强市民幸福感、归属感,必须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空间。
一、优化公共视觉空间
城管部门,要清除户外违规广告、煞风景的横幅标语。城市建筑本身是艺术品,不是广告架。铜陵市街道建筑楼顶、外墙立面很多被形形色色商业广告所占领,有的灯光闪烁,耀眼灼目;有的使用禁止性语言、说教式口号。这些广告标语缺少人性化关怀、诗意化格调,矮化了城市文化品位。文明城市不要为一点商业利益,让各种违规广告、标语大煞风景,让街道呈现建筑美的本来面目。
建设部门,要提高街道建筑设计水平。城市建筑对每个市民来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美的建筑让人接受美德熏陶,提升人的文明素养。但我们的街道建筑很多造型缺乏艺术性,色彩缺乏协调性。因此,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招录公务人员要增加艺术修养考核,在干部选拔中要设置审美素质门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感性文明水平。
规划部门,要实施严格规划控制。城市的空间规划,要体现天人合一理念,让城市融入自然。山水铜都要“显山露水”,在城市建设中让自然景物成为城市主角和灵魂,把山与水的自然本色契入铜陵城市精神。要严格实行规划控制,在山和水一定视距内严禁出现高层建筑,不要让几座擎天柱把城市空间分割得七零八落。
增强城市景观、门店招牌艺术性。城市景观中的绿化、灯光设计、城市雕塑,要体现城市独特文化个性,不能盲目模仿、丧失特色;也不能粗制滥造,与美化城市初衷背道而驰。门店招牌要体现出书法艺术美,把沿街门店招牌变成书法艺术普及课堂。
二、优化公共听觉空间
倡导移风易俗、文明送丧。不要让送丧乐队低劣的演奏、厉声刺耳的声音、不伦不类的曲子,把丧事弄得啼笑皆非;不要让震耳欲聋的电子炮、噪音扰民。作为文明城市要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文明送丧。
倡导商店庆典和促销活动,要文明招客。不要播放高分贝音响,惊扰了城市的宁静;也不要鼓乐喧天、招摇过市,破坏了城市优雅的氛围。
引导广场娱乐,远离居民区。正确引导市民参加广场文化娱乐。要以不影响别人正常生活为前提,提倡到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或到远离居民区的公园吹拉弹唱,既能尽兴又不扰民。
三、优化公共活动空间
规范引导广场舞。广场舞的出现,既为市民提供了一种健身方式,也为城市夜晚增添一道和谐的风景。但广场舞也要从自发走向有序,限定最晚活动时间,保持适当音量,避免妨碍周边市民正常生活。
发挥专业人员引领作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用阅览、歌咏、书画、学术报告、健康讲座、体育健身等高雅的方式,取代小区麻将声、扑克声、吵闹声等。
公共设施要体现城市独特文化元素。比如路灯、垃圾桶、栏杆、花坛都是审美载体,要根据铜陵城市特色量身订制,把铜文化元素渗透在城市每一个角落,弥漫在城市每一个时空。
四、优化公共生活空间
规范小区停车。多部门联手,规范物业管理,着力解决小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保证每个小区,有位停车、有序停车,解决因停车问题引发的不和谐、不整洁、不文明现象。
规范宠物饲养。制定宠物饲养规则,明确饲养人责任义务,杜绝宠物伤人、粪便污染、吠声扰民和出入公共场所。
规范夜市排档。加强市场督查、行业自律,限定经营区域、经营时间,落实门前三包,引导业主文明经营。杜绝油烟乱排、油污泼地、占道经营、吵闹扰民。
规范公共场所市民行为。大力推行公共场所文明市民守则,重点劝导市民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衣冠不整、携带宠物、大声吵闹等,从生活细节中彰显文明素养。
(作者单位:民进铜陵市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燕飞)寒假来了,市科技馆将开展“VR——梦想与创新的故事”科普临展暨“科普迎新春“活动,多件虚拟现实互动展品...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