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盛向锋通讯员 桂毅
在铜陵市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个警种,不像刑警那样战斗在打击破案的一线,不像交警那样在道路上指挥交通,也不像社区民警那样穿街走巷深入社区,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通过一部电话去守护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平安。他们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的民警和辅警。
“您好,这里是铜陵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有事请讲……”每天,110报警服务台的工作就是从这一声简单的问候开始,不断接警、派警、指挥调度,默默实践着“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的承诺。
周惠玲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的一名接警员。1月6日上午记者见到她时,她刚下夜班。“每天的接报警量都有100多起,多的时候一天有200多起,高峰时段连喝水、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周惠玲说,接报警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如电话响铃不能超过三个振铃,同时语速、规范用语等也有要求。然而,相比之下,周惠玲觉得这都算不上什么。据她介绍,有时有的人因为紧张或表达能力有限等,时常说不清警情内容和事发地点等,对此他们总是耐心地进行引导。而对于无效警情,他们则要进行解释,并告之解决途径等。
对于接报警中所需要的耐心和责任心,该服务台民警俞向阳也有着很深的体会。虽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但是俞向阳至今也没有忘记其亲历的一件事。2019年10月的一天,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收到来自市长热线的一条信息:有人来电称自己因一些琐事,心里想不开后,就吃了大量药物准备轻生……得知信息后,俞向阳立即根据提供的电话号码进行回拨,可是电话却无人接听。由于事关生命,俞向阳没有就此放弃,而是连续拨打该电话。在拨打了第八次后,对方终于接听了电话,其只说自己叫李某、是河南人,并没有透露其他任何信息就挂断了电话。依据李某语言混乱、语气低沉的状况,俞向阳断定其应该是服了相关药物。为尽快锁定其位置,他不停地回拨电话,并通过相关手段进行查找,可是均没有结果。连续回拨了18次后,持续不断的电话铃声引起了李某同事的注意。对方接听电话后才发现,因吞服了20余粒安眠药物,李某已经昏迷不醒。后来经过抢救,李某最终得救。
像这样的例子,在该服务台举不胜举。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负责人刘年告诉记者,1994年12月该报警服务台正式开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中心已从当初的单一接警派警,发展为集指挥调度、情报研判、视频巡查、综合服务等为一体的新指挥中心。据介绍,目前该服务台共有民警和辅警25人,2019年共接警45.9万起,其中有效警18.1万起,通过110接处警现场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60余人,找回迷路老人、儿童等2400多人,救助受伤、发病、醉酒等处于危险境地人员400余人。
为科学优化接处警勤务机制,不断提升指挥调度工作能力和水平,2019年该中心深化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在指挥调度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依托各类警用数据资源系统,把好接警关,实现警情内容精准化,全程为基层一线单位警情处置提供信息支撑,目前已实现报警定位、警车定位、单兵定位、视频监控“四位一体”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确保了一方平安。
新闻推荐
来源:中国新闻网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20年春运客流预测。今年春运客流有什么特点?哪些地区道路容易拥堵?哪里旅游最热门?收...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