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辉 本报记者 马卫东
今年新春佳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打响,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工作人员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铜官区阳光社区,一群社区女性工作人员卸下红妆,坚守在抗疫一线,喇叭、宣传单成了日常出行的必备品,口罩、小红帽、反光背心成了日常的装束。每天10多个小时的忙碌,持续20多天的奋战,因为长时间戴口罩,脸上勒出了印痕,因为经常接触胶水、消毒液,手变得粗糙……她们一个个秒变成“女汉子”。
一会给卡点送额温枪,一会送方便面等物资,一天往返若干趟,社区的大街小巷里留下了社区党委副书记车力骑着电动车穿梭不停的身影。社区工作人员的口罩紧缺,她发愁又心急,经多方联系,为大家购买到口罩和消毒液等急需的物资。
“好的好的,我马上过来。”放下电话,阳光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其群便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立即赶到一户外地返铜居民家中做随访。王其群说,为把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落实居家医学观察、仔细核对数据信息等,每天都从早上忙到深夜。
“女儿今年高三,离高考只有100天了,我却不能陪在她身边。”谈到自己的女儿,社区社会事务部负责人蔡霞充满了愧疚。因为这场疫情,她大年初一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守在了最需要她的地方。每天从早忙到晚,做好防疫报表、数据统计归纳、外来返铜人员摸排更新随访等,一忙起来经常忘记了时间,连给孩子做顿热乎饭菜的时间都没有。“好想睡个自然醒的觉啊!”说着话,蔡霞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哈欠。
“妈妈,你什么时间回来呀?”平时工作中不管多难多累都能挺得住的梁艳,听到电话里女儿奶声奶气的声音,却默默地红了眼。由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社区地毯式排查、小区封闭式管理、逐户发放通行证、张贴公告等,打乱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正常作息时间,梁艳只好把年幼的女儿放在外公外婆家。
“保安小李出门了。”清晨6点,社区工作人员李思琪发了微信朋友圈信息,并配上了一张黑漆漆的照片。疫情防控期间,因为家住在顺安镇,她每天早出晚归开车来回行驶约40公里。黑夜里独自开车,胆小的她只能硬着头皮。“这些天下来,我的胆子也变大了。”
面对疫情,阳光社区女性工作者毅然集结,和男同胞一起奋斗在防疫战场,成为绽放在疫情战线的“铿锵玫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久愿)记者从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为缓解铜陵市口罩供应紧张局面,从2月22日起,铜陵港航集团依托铜...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