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新闻 义安新闻 枞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铜陵市 > 义安新闻 > 正文

东联镇水浒村赵祠戏楼:历经千年岁月

来源:铜都晨刊 2017-12-26 10:22   https://www.yybnet.net/

■姚长生文/图

近日,我踏入义安区东联镇水浒村赵祠戏楼。该戏楼装饰一新、颇具气派,门前长长的石阶、木门和扇型格窗透着浓浓的古韵。大气的木板戏台,木桩托起的戏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让人流连忘返。

赵祠戏楼(又名赵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属于徽派建筑风格,由于遭水患和兵乱,自建成后多次修建,屡损屡建,最后一次修建于1921年。

据介绍,民风淳朴的水浒村多数村民姓赵。相传南宋晚期,勤劳的赵家祖先劳动之余,由于文化精神需求及怀念祖先之情甚为强烈,于是筹资,建成古戏楼。位于水浒村的赵祠戏楼从南宋时期传到如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据传说,南宋年间,赵氏先祖从外地请来数名高水平的木匠、雕匠,购来优质木料、小瓦、青砖等。数名建设者连续挥汗如雨,树柱、放横条、修檐、雕刻……经过一年多时间,戏楼完工。前后三进,包括前进、四合院、中进及后进,总面积达900多平方米。该建筑的主体是戏楼,一字排五间,上下两层,全是由木桩、鼓壁、横条、椽子等相互连接。戏台的两边有化妆休息间。造型各异的人、物、龙、凤、狮等雕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约500平方米的中大厅可供戏迷赏戏,后进中间有一口天井,两旁属供戏迷休闲娱乐的厢房。后进摆放着赵氏祖先的牌位。院内随处可见各式花样的石雕、木雕。乡野间耸立起如此美观的戏楼,吸引了各地戏班来此献艺。戏楼内常年锣鼓喧天、舞姿翩翩,乐声飞扬。

1953年,该戏楼改为水浒小学。1954年夏季崩堤破圩,洪水淹至楼板。水退去后,当地政府及时请来瓦工在楼前后砌了砖墙,和两边墙连成一体。1983年冬,戏楼墙体裂缝,楼顶漏雨。乡里被迫将中厅和后进楼拆除,改建成两幢平房教室。可惜,许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木、石雕刻被毁坏,幸存的前进戏楼也是“洞墙门闭蛛织网,屋漏窗空任雨磨”。

1999年,赵氏戏楼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相关部门制定了较好的保护措施。原铜陵县财政部门曾拨专款对楼顶、翘角等处进行检修,清除了戏楼内的杂物。因历史久远,再加上风雨侵袭,随着岁月的流逝,戏楼仍多处漏雨,部分木体朽烂。尽管这样,但市、县文物部门一直努力保护戏楼。

值得庆幸的是,2011年,赵氏戏楼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赵氏戏楼又被申报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接着相关文物专家对该戏楼进行了修复前的测绘。之后,东联乡水浒村赵氏戏楼村被列入2016年第二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

为了让该戏楼得到更好的保护,今年春天,铜陵市、义安区文物部门在当地镇村组织的配合下,对戏楼实施全面的仿古修缮。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修复,将戏楼前后的砖墙拆掉,配制上新的木门、格窗、楼梯、地板砖,并在大门前筑起长石阶。在修缮戏楼的同时,赵氏宗祠也得到整修。

新闻推荐

在偏远乡村播撒知识的种子

青年教师鲁金霞中午与孩子们一道吃午饭。青年教师张艺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辅导学生。青年教师周旭生与鲁金霞夫妻俩同在西垅小学任教。青年教师唐章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学校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传帮带...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基层义诊送光明2017-12-22 10:16
评论:(东联镇水浒村赵祠戏楼:历经千年岁月)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