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技术人员正在现场采样观察。
被扣押的运输船只,所装载的固废危废尚未倾倒。
被倾倒的江滩。
这是一条由江浙至皖沿江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等工业垃圾的非法“产业链”,将工业垃圾直接倾倒到安徽省境内。这些固体废物如何被运转到安徽倾倒?非法行为为何屡禁不止?1月31日上午,省环保厅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长江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案件基本情况。
跨省经水路非法转运“工业垃圾”黑幕揭开
2017年汛期过后,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通过侦办“10·12”重大污染环境案,牵出多条由浙江、江苏向安徽省境内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案件线索。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在铜陵段查扣7艘非法转移疑似固体废物的船舶,在马鞍山段查扣1艘非法转移生活垃圾的船舶,这8艘船舶共计装载固体废物近7000吨。
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通过对铜陵段查扣的7艘船主进行询问,其中3艘船的船主交代,曾于11月初将2400余吨固体废物倾倒在铜陵市上江村的江滩上。固体废物属性不明,待专业鉴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以后予以确认。另外一处倾倒点位于铜陵义安区朱永路长江堤坝内(江滨村),倾倒危险废物(酸洗污泥)62.88吨,公安部门已刑事立案。
通过“10·12”案件侦办,揭开了固体废物跨省非法转运由陆路改为水路的“黑幕”,一些船舶利用长江航道,分别从江苏、浙江等地装载大量危险废物与一般固废的混合物以后,以安徽省部分地方制造砖瓦需要生产原料为名,非法转运至安徽省境内倾倒,形成了非法“产业链”。
安徽省首次发现通过水路非法转移“工业垃圾”
异地倾倒垃圾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发布会上,省环保厅副厅长殷福才算了一笔账,垃圾处理费用主要由运输费与处理费构成,按现在的价格,处理一吨垃圾需要六千元到八千元,成本较高。如果采用非法倾倒的方式,只需承担运输费,一吨几百元,中间利润太大。
“酸洗污泥含废酸、重金属,具有生物毒性,通过污染周边环境系统及水体,危害人体健康。”殷福才介绍,倾倒的这些“工业垃圾”很多都是有毒害的,将对该处危废物的危害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治理修复措施。
“这是典型的非法跨境转移固体废物案件,也是安徽省首次发现通过水路非法转移的。”殷福才表示。
将危险废物表面覆盖黄土蒙混过关逃避检查
殷福才介绍,犯罪嫌疑人采取将危险废物与一般固废混合、再在表面覆盖黄土的做法,蒙混过关,逃避检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目前,8艘涉案货船正在逐步押返原装载码头,交由当地行政机关依法调查处理。对于倾倒的固体废物,省环保厅已责成地方环保局采取临时措施,设置警告牌,加建围栏挡板,覆盖雨棚,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环保部南京环科所已派出工作人员对倾倒废物进行采样,目前已全部完成采样工作,检测分析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待确定废物属性后将进行转移处理工作。
多部门将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环保部、公安部近期已经派出了督导调研组,到铜陵实地查看了扣押船只和固废倾倒点。下一步,省环保厅将会同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联合开展全省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专项整治行动,实行联防联控。
殷福才表示,待固废检测鉴定结果出来后,根据固废属性情况,若是危险废物,将按照危险废物处置办法予以安全处置,同时对倾倒地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评估,造成公私财产30万元以上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晨报记者余佼佼实习生周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洋)这两天不少铜陵交通人的朋友圈被两件事刷屏,一个是公交路队长的自拍,一个是“风花雪夜”的事。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两件事正是全体交通人一心保障百姓出行的生动体现。1月28日...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