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星级记者 程茂枝)利用长江航道,从江、浙等地装载大量危险废物与一般固废混合以后,非法转运至安徽省境内倾倒。 1月31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日前安徽省公安、环保等部门破获一起跨省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案件情况,近7000吨尚未倾倒的固废和垃圾被查扣。
据省环保厅通报,2017年汛期过后,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发现多条由浙江、江苏向安徽省境内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案件线索。在铜陵段查扣7艘非法转移疑似固体废物的船舶,在马鞍山段查扣1艘非法转移生活垃圾的船舶,8艘船舶共计装载固体废物近7千吨。
通过询问,其中3艘船船主交代,曾将2400余吨固体废物倾倒在铜陵市上江村的江滩上,这些固废是否属于危险废物,还有待专业鉴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另外一处倾倒点位于铜陵义安区朱永路长江堤坝内(江滨村),倾倒物为危险废物酸洗污泥,共达62.88吨,公安部门已刑事立案。目前,安徽省正抓紧对这两处倾倒点进行危废鉴定及生态环境损害评估。
省环保厅副厅长殷福才介绍,通过案件侦办,揭开了固体废物跨省非法转运由陆路改为水路的 “黑幕”:一些船舶利用长江航道,分别从江苏、浙江等地装载大量危险废物与一般固废的混合物以后,以安徽省部分地方制造砖瓦需要生产原料为名,非法转运至安徽省境内倾倒。犯罪嫌疑人采取将危险废物与一般固废混合、再在表面覆盖黄土的做法,蒙混过关,逃避检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处理一吨固废需要6000-8000块钱,而非法倾倒一吨只要几百块钱。 ”殷福才说,不法分子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是因为其中巨大的利润,催生了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的“黑色产业”。
案件发生以来,安徽省高度重视这起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目前,8艘船只已被押返原装载码头,交由当地行政机关依法调查处理。两处倾倒现场已布设警戒线、设置警告牌,实施覆盖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公安部门正在对危险废物来源进行追溯。省环保厅也已对铜陵市上江村江滩上的固体废物以及7艘船只所载不明固体废物进行采样,环保部南京环科所也派员登船对船载固体废物进行取样,检测分析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 “待结果出来后,根据固废属性情况,若是危险废物,将按照危险废物处置办法予以安全处置,同时对倾倒地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评估,造成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殷福才表示。
对于如何防控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案件,殷福才认为,必须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监管,建立联合监管、打击机制,“如果源头监管不了,堵漏难度相当大。 ”目前,安徽省已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危险废物管理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由环保厅制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会同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专项整治行动,实行联防联控,加强排查,严厉打击,务求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之昌)1月30日上午,义安区交通运输局运管所运政执法人员对交警部门移交的货运源头企业铜陵润东选矿厂涉嫌违法装载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决定对铜陵润东选矿厂给予3万元行政处罚。据悉,1月下旬,...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