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鲁兵翟世强潘雪丽)走进昌邑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栩栩如生的盐文化浮雕述说着3000年来海盐文化的变迁,木质栈道、亭台楼阁与荷塘碧水交相辉映,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269种海洋生物标本琳琅满目,修复后的蒲河生态长廊波光粼粼、风景如画,成为该市大力实施经略海洋战略的浓重一笔。
近年来,昌邑市充分发挥海水、滩涂等特色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在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加速挺进“深蓝”,描绘出“向海图强”的现代海洋发展新蓝图。
加力海洋科技创新,迈进“智慧海洋”。该市瞄准蓝色高端方向,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海洋产业集聚,加大“智力融合”,打造蓝色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将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在海水增殖技术提高、渔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职能,目前科研大楼主体和中试养殖池塘已完工。总投资4.8亿元建设邦普种业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引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并吸引三家上市公司共同投资建厂,可年产30万对种虾,销售额达1.2亿元。同时,积极对接北京中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全力争取投资6.8亿元的种虾繁育项目落户,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种虾产业集群,引领水产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聚焦海岸生态建设,打造“美丽海洋”。该市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海洋生态保护机制,打造宜居美丽的海岸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滨海绿色长廊建设,在沿海地区建设下营林场、雨泽林场、滨海林场、胶莱河柽柳林林场和蒲河林带、漩河林带等共计15000余亩“新绿”,完善林网8000余亩,下营镇成功获评“山东省森林乡镇”。完善工作机制,出台村级植树造林奖补政策,引导干部群众主动造林添绿,义务植树15万株,有效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总投资2亿元的昌邑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月牙湖公园、月牙湖淡水水库、耐盐碱苗木示范园等多个板块。
瞄准海洋产业振兴,激活“活力海洋”。以下营工业园顺利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为契机,建设以海洋生物医药、海上新能源、海洋旅游为主体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海上粮仓”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山东金晶海洋微藻高值化利用及产业集成项目等10个项目入选潍坊市海洋强省建设项目。落户总投资16亿元的华能、华电两大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全部并网发电,海上新能源成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力军。大力推动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总投资约10亿元的天恩光伏项目上层光伏年发电量达1.45亿度,下层5000亩水产养殖年产值1500万元。加大培育海丰水产、浩源养殖等一批特色养殖品牌,努力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潍坊市软环境办公室到昌邑市市场监管局窗口暗访时,一位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群众反映:“办理此证需提...
昌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邑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